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细菌经血液循环达骨组织,儿童因骨骺板附近血管特点更易发病,成年人患基础疾病时也易发生)和直接蔓延(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累及骨组织,如开放性骨折后细菌直接侵入)侵入,骨组织局部因素中长骨干骺端血供丰富且血流缓慢致细菌易停留繁殖,局部防御机制受损时也易引发感染。
一、细菌的侵入途径
1.血行播散
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如皮肤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儿童由于骨骺板附近的微小终末动脉与毛细血管往往更为弯曲而成为血管襻,血流丰富而缓慢,使细菌更易沉积,所以儿童血源性骨髓炎相对多见。例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皮肤疖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若骨组织局部防御能力较弱,细菌就可能在骨内定植并引发感染。
成年人也可能发生血源性骨髓炎,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自身抵抗力降低,更容易让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骨组织引发感染。
2.直接蔓延: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组织,例如开放性骨折后,伤口污染严重,细菌可直接从伤口侵入骨组织引起骨髓炎;或者周围软组织的感染病灶,如筋膜间隙感染等,炎症向深部蔓延累及骨组织。这种情况在开放性损伤患者中较为常见,若开放性骨折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清创处理,就容易发生直接蔓延导致的血源性骨髓炎类似的感染情况。
二、骨组织局部因素
1.骨的血供特点:长骨的干骺端血供丰富,毛细血管网丰富且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繁殖。儿童的干骺端血管结构使得细菌更易沉积,这也是儿童血源性骨髓炎好发于干骺端的重要原因。例如,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是儿童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见发病部位,与这些部位的干骺端血供特点密切相关。
2.局部防御机制:骨组织自身的防御机制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局部免疫物质等。当局部防御机制受损时,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骨组织的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引发血源性骨髓炎。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骨组织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降低,也是血源性骨髓炎的易感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