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老反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鹅口疮反复与宿主因素、白色念珠菌相关及外界因素有关。宿主方面婴幼儿和老年人免疫力低、口腔局部环境异常易致反复;白色念珠菌可耐药、持续定植或形成生物膜致反复;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及接触感染源也会引发反复。
一、宿主因素相关原因
(一)免疫力低下
对于婴幼儿群体,尤其是6个月-2岁的宝宝,其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例如,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更不成熟,患鹅口疮反复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也较易出现鹅口疮反复的情况。
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白色念珠菌等机会致病菌极易大量繁殖,导致鹅口疮反复发生且难以控制。
(二)口腔局部环境异常
婴幼儿口腔卫生不佳时,口腔内的残留奶液等为白色念珠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比如长期不清理口腔,奶渍附着在口腔黏膜上,就容易引发鹅口疮反复。
一些口腔有局部损伤的患者,如佩戴不合适的假牙导致口腔黏膜破损,破损处为白色念珠菌的定植和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鹅口疮反复出现。
二、白色念珠菌相关原因
(一)白色念珠菌耐药或持续定植
白色念珠菌可能会逐渐产生耐药性,当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鹅口疮时,若药物选择不当或疗程不足,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白色念珠菌,导致其持续定植在口腔内,进而引起鹅口疮反复。例如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会促使白色念珠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内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以保护白色念珠菌免受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使得白色念珠菌难以被彻底清除,从而导致鹅口疮反复发生。
三、外界因素相关原因
(一)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
对于婴幼儿,奶瓶、奶嘴等喂养器具如果消毒不彻底,残留的白色念珠菌会在宝宝进食时再次感染口腔,引发鹅口疮反复。例如使用煮沸消毒的奶瓶,如果消毒时间不足或方法不正确,无法完全杀灭白色念珠菌。
(二)接触感染源
宝宝在公共场所接触到带有白色念珠菌的物品,如玩具、公共餐具等,又通过手-口途径将白色念珠菌带入口腔,可能导致鹅口疮反复。比如宝宝在幼儿园接触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玩具后,若不注意手部卫生,就容易再次感染口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