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紊乱会引起什么症状
腰椎小关节紊乱会引发疼痛症状,包括突然发生、部位固定且程度严重的腰部疼痛,以及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超膝关节的牵涉痛;还会导致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同时腰部肌肉会出现紧张、痉挛,这是机体保护性反应,不同年龄、性别等情况在相关症状表现上有差异,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等更易出现相关问题,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史者也易发病。
腰部疼痛: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疼痛部位较固定,常位于下腰部一侧,患者往往能明确指出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可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翻身、坐起、站立等动作都会因疼痛而受限。从年龄角度来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这与中老年人腰椎小关节退变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腰部过度劳累、腰部突然扭转等情况都可能诱发腰部疼痛。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由于腰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容易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导致腰部疼痛。
牵涉痛:疼痛可向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这种牵涉痛是由于腰椎小关节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生,但在体力劳动者中相对更常见,因为体力劳动者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腰椎小关节的损伤。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的腰部活动范围明显减小,不能自如地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腰部。前屈时可能只能达到有限的角度,后伸时也会受到严重限制,侧弯时会因疼痛而无法向患侧充分侧弯,旋转腰部时会导致疼痛加剧且旋转幅度受限。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既往有腰部外伤史、腰部慢性劳损史等,更容易出现腰椎小关节紊乱导致腰部活动受限。比如有过腰部扭伤病史的患者,腰椎小关节的稳定性可能已经受到影响,再次受到轻微刺激就可能引发紊乱并出现活动受限。
肌肉痉挛:腰部肌肉会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触摸腰部肌肉可感觉到发硬。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试图通过肌肉痉挛来限制腰部的活动,以减轻疼痛。从年龄因素考虑,儿童发生腰椎小关节紊乱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肌肉痉挛可能会因为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对于女性,尤其是妊娠期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肌肉承受的压力不同,发生腰椎小关节紊乱时肌肉痉挛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