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治疗涉及药物和基础治疗,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甲硝唑需遵医嘱合理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要注意适用人群,局部用药含氯己定含漱液、米诺环素凝胶等有各自特点,且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一部分,需结合牙周基础治疗,不同患者病情不同,要在专业医生诊断指导下规范治疗。
一、抗生素类药物
牙周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厌氧菌感染较为常见,所以会使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例如阿莫西林,它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帮助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还有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用,因为长期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完全,使用抗生素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二、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像布洛芬,它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不过,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增加出血等风险,这类患者需要特别谨慎。在使用时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儿童使用布洛芬需根据体重等情况严格按照儿童专用剂型的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三、局部用药
1.含漱剂:氯己定含漱液是常用的局部含漱药物,它能有效抑制菌斑形成,减少牙龈炎症。其作用机制是吸附在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杀灭或抑制细菌。对于妊娠期女性,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妊娠期的特殊生理状态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2.局部涂布药物:米诺环素凝胶可局部应用于牙周袋内,对牙周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它能缓慢释放药物,持续发挥抗菌作用。在使用局部涂布药物时,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引起二次感染,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加轻柔,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牙周炎的药物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如洗牙、龈下刮治等。同时,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