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近端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或轻度移位且骨折端稳定不影响踝膝关节稳定者,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6周;手术适用于骨折明显移位影响踝稳定、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需个性化,结合患者情况处理,治疗中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估。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腓骨近端骨折,若骨折端稳定且不影响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稳定性时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且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情况。
2.具体措施
石膏或支具外固定:通过使用石膏或支具将患肢固定,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一般固定时间为4-6周,之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进行康复锻炼。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能力较强,外固定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要定期复查X线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骨折明显移位:当腓骨近端骨折移位明显,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如骨折端移位超过2-3mm,或者合并有胫腓联合损伤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年轻的体力劳动者,骨折移位明显会影响其日后的行走和劳动功能,需要手术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如果腓骨近端骨折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为了避免神经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或修复损伤的结构。
2.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端,将骨折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端。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恢复骨折的解剖位置,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例如,使用钛合金钢板进行内固定,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对于老年患者,在选择内固定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骨质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例如,对于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需要更加积极主动,以尽快恢复患肢功能;而对于老年患者,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复位固定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