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有什么症状
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疼痛(急性剧烈、慢性间歇性且活动后加重)、肿胀(急性明显、慢性较轻)、皮肤改变(急性发红发热、慢性有窦道及周围皮肤改变)、功能障碍(影响肢体正常功能,儿童可致畸形);全身症状有发热(急性高热伴寒战、慢性常正常或低热急性发作时高热)、乏力、食欲减退。
疼痛:急性骨髓炎患者局部会出现剧烈疼痛,早期疼痛可能较为局限,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加剧,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述疼痛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不适;慢性骨髓炎患者也会有疼痛,一般为间歇性疼痛,在活动后可能会加重。
肿胀:患病部位会出现肿胀,急性骨髓炎时肿胀往往较为明显,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这是因为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炎性渗出增多;慢性骨髓炎患者局部也可能有肿胀,但相对急性骨髓炎可能程度较轻,肿胀部位皮肤可能会有色素沉着等改变。
皮肤改变:急性骨髓炎患者皮肤可能发红、发热,慢性骨髓炎患者皮肤可能有窦道形成,窦道会反复流出脓液,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瘢痕组织等改变,窦道的存在是慢性骨髓炎的一个典型特征,长期的窦道存在可能会引起皮肤的反复感染和炎症刺激。
功能障碍:如果骨髓炎发生在四肢等部位,会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活动受限。例如发生在下肢的骨髓炎,患者可能行走困难,因为疼痛和局部病变影响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儿童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髓炎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而导致肢体畸形等情况。
全身症状
发热:急性骨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这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慢性骨髓炎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当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也会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乏力: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骨髓炎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的症状,这是因为感染过程中机体消耗增加,炎症反应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使患者感觉全身疲倦、无力。
食欲减退: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不适,包括发热、身体的炎症反应等,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患者进食减少。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不爱吃饭,长期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