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需注意睡姿,仰卧位时膝关节下方垫薄枕保持轻度屈曲,可缓解胫骨平台骨折部位压力;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夹薄枕使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骨折端移位;应避免患肢侧卧位和俯卧位,患肢侧卧位易致骨折端移位,俯卧位会增加骨折处张力且影响生理功能。
一、仰卧位
1.姿势要点:仰卧位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约10°-15°),这样可以保持下肢的生理曲度,减轻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同时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肌肉等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垫枕头的高度要适中,以舒适且不影响膝关节正常生理功能为宜,避免过度屈曲影响膝关节发育。成年患者中,无论男女,只要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的仰卧位姿势,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胫骨平台骨折部位的压力。
2.作用原理:通过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可使胫骨平台骨折处受到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减少骨折端的移位风险,同时利于肿胀消退,这是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合理的体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
二、健侧卧位
1.姿势要点:向健侧卧位时,需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头,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患肢内收或外旋。对于女性患者,由于骨盆结构等特点,夹枕头的位置和厚度要调整合适,确保患肢舒适且不受到压迫。男性患者同样要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中立,防止骨折部位受到不良应力。儿童患者在向健侧卧位时,夹的枕头高度和厚度要根据儿童体型调整,保证患肢处于功能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影响骨折愈合。
2.作用原理: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可避免骨折侧肢体受到不必要的扭曲应力,防止骨折端移位,符合骨折康复中对患肢体位的基本要求,基于骨折固定和稳定的原则来保持良好体位。
三、避免的睡姿
1.患肢侧卧位:如果直接向患侧卧位,会使骨折部位受到明显的压力和扭曲应力,容易导致骨折端移位,影响骨折愈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应坚决避免这种睡姿。因为患侧卧位时,身体重量会压迫骨折部位,破坏骨折端的稳定性,不利于骨折的修复。
2.俯卧位:俯卧位会使膝关节处于过度伸直状态,这会增加胫骨平台骨折处的张力,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同时也会影响呼吸等生理功能,所以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不建议采取俯卧位睡觉。对于儿童来说,俯卧位还可能影响脊柱等发育,而成年患者俯卧位会加重骨折局部的不良应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