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以后怎么办
鼻骨骨折后需及时就医评估,急性期进行止血、疼痛控制与肿胀处理,根据骨折情况分别采取保守或复位治疗,康复期要避免外力刺激、定期复查、做好鼻腔护理,儿童和老年患者因自身特点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评估
鼻骨骨折后应尽快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鼻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骨折的部位、程度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更需及时评估,防止影响面部正常发育;老年患者则要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急性期处理
1.止血与疼痛控制:若有鼻出血,可采取压迫止血等方法。对于疼痛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但需谨慎用药,尤其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的不当止痛药物。
2.肿胀处理:在受伤早期(一般24-48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以减少肿胀和出血。冷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儿童皮肤娇嫩,更要严格控制冷敷条件。
三、根据骨折情况治疗
1.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一般可采取保守治疗,让其自然愈合。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鼻部再次受外力撞击,儿童要减少剧烈活动,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补充钙剂等维持骨骼健康的措施,促进骨折部位稳定恢复。
2.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多需要进行复位治疗。通常在受伤后7-10天内进行复位,因为此时局部肿胀开始消退但骨折部位还未完全纤维化。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等,复位后要注意鼻部的固定,避免再次移位,儿童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并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皮肤受压损伤,老年患者固定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确保固定舒适且有效。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1.避免外力刺激:康复期间要注意保护鼻部,避免受到碰撞、挤压等外力,无论是儿童玩耍还是老年患者日常活动都要格外留意,防止骨折部位再次受损影响愈合。
2.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等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儿童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复查频率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以确保骨折顺利愈合,恢复鼻部正常功能。
3.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等动作。儿童可能不太容易配合鼻腔护理,家长要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老年患者若有鼻腔疾病史等要特别注意鼻腔卫生维护,防止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骨折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