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精肝的原因
酒精肝主要由长期大量饮酒引发,与饮酒量(男性每日折合乙醇超40g、女性超20g且持续5年以上易致)、饮酒时间(长期持续饮酒风险渐增)、个体差异(女性因代谢慢、特殊生理期更易;年龄大代谢修复功能降;遗传易感性者易发病;有基础疾病者饮酒后更易患)等因素有关。
一、饮酒量与饮酒时间
饮酒量:长期大量饮酒是引发酒精肝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男性每日饮酒折合乙醇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且持续5年以上,就容易引发酒精肝。这里的乙醇量计算方式为: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乙醇密度)。例如,男性每天喝500ml酒精度为50%的白酒,那么每日折合乙醇量为500×50%×0.8=200g,远远超过了引发酒精肝的阈值。
饮酒时间:饮酒持续的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如果长期持续饮酒,肝脏持续受到酒精的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发生病变的风险会逐渐增加。即使单次饮酒量不大,但长期积累也可能导致酒精肝。比如,有些人虽然每次饮酒量不多,但几乎每天都有饮酒行为,经过数年之后,也可能患上酒精肝。
二、个体差异
性别: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患上酒精肝。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较低,而乙醛脱氢酶活性也相对较低,使得酒精代谢速度比男性慢。酒精在女性体内停留时间更长,对肝脏的持续损害更严重。另外,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会发生变化,此时饮酒更容易加重肝脏损伤,引发酒精肝。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的代谢和修复功能会逐渐下降。老年人肝脏的酶活性降低,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减弱,所以老年人饮酒后更容易导致酒精在体内蓄积,从而增加患酒精肝的风险。例如,同样饮酒量的情况下,老年人患上酒精肝的概率比年轻人更高。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其体内与酒精代谢相关的基因存在缺陷,导致酒精代谢异常。如果这类人群长期饮酒,就更容易引发酒精肝。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个体在相同饮酒暴露下,更易出现肝脏的损伤和病变。
基础疾病:本身患有其他肝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人群,饮酒后更容易患上酒精肝。例如,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的炎症和损伤,加速肝硬化等病变的进展;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饮酒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同时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增加酒精肝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