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有多种症状,包括黄疸,其程度因梗阻部位和程度而异,新生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成年人黄疸持续不消退要及时处理;腹痛,结石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恶性肿瘤梗阻常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且可能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发热,多因胆汁淤积继发感染,老年人需警惕感染扩散;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还有陶土样大便,这是较具特征性的消化道表现,新生儿出现陶土样大便合并黄疸要警惕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
1.黄疸:是胆道梗阻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程度可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高位胆道梗阻时黄疸出现较早且较严重,低位胆道梗阻时黄疸出现相对较晚但也会逐渐加重。对于新生儿出现胆道梗阻导致的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过高的胆红素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成年人若黄疸持续不消退,也需及时明确病因进行处理。
2.腹痛:患者常可出现腹痛症状,多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如果是胆道结石引起的梗阻,可出现阵发性绞痛,这是因为结石移动刺激胆道平滑肌痉挛所致;而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引起的腹痛往往呈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且可能进行性加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腹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需要家长仔细观察。
3.发热:部分胆道梗阻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这是由于胆道梗阻后,胆汁淤积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胆管炎等,从而导致发热。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8℃~39℃甚至更高。对于老年人胆道梗阻出现发热时,因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需更加警惕感染扩散等严重情况,要及时就医评估感染情况。
4.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胆道梗阻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等。在儿童中,频繁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食欲减退:由于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食物的消化过程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对于患有胆道梗阻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关注营养支持,必要时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
5.陶土样大便: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甚至缺乏,粪便中因缺乏胆色素而呈现陶土样颜色。这是胆道梗阻较具特征性的消化道表现之一。在新生儿出现陶土样大便合并黄疸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