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怎么办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的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制动固定、医疗诊断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的石膏支具固定和手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护理分早期肌肉收缩锻炼、中期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负重行走训练且康复中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一、现场急救
1.制动与固定:如果发生左小腿胫腓骨骨折,首先要让伤者停止活动,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损伤。可以就地取材,如用木板、树枝等将伤肢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确保骨折部位稳定。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固定材料的硬度和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
二、医疗诊断
1.影像学检查:尽快前往医院进行X线检查,这是诊断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方法,能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等)以及移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CT等进一步检查,以更清晰地了解骨折周围的组织情况,尤其是对于儿童,CT检查需谨慎评估辐射影响,但必要时应遵医嘱进行。
三、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石膏或支具固定: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移位,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的方法。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在此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对于儿童,由于其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也需密切关注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肢体肿胀情况,定期调整固定装置。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骨折有明显移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开皮肤,将骨折端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手术时机一般在受伤后1-3天内(具体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如心肺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四、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
肌肉收缩锻炼:在骨折固定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以及固定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如小腿肌肉的收缩舒张,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利于骨折愈合。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进行适当的锻炼,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
2.中期康复
关节活动度训练:当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骨折部位上下关节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例如,在胫腓骨骨折固定期间,可以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
3.后期康复
负重行走训练:骨折基本愈合后,开始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负重程度和行走距离。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行走时的安全,可借助辅助器具,如拐杖等,防止再次跌倒受伤。同时,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