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卧床休息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需卧床休息分情况,急性期适当卧床1-3天,儿童不宜过长且缓解后要适度床上康复,老年防压疮;非急性期不需长期卧床,适度活动可增强腰肌、维持腰椎稳定,久坐办公室者工作间隙要活动,体力劳动者要劳逸结合、佩戴腰围不过长;卧床后要逐渐过渡到活动,有病史者要注重腰部保护和康复锻炼持续性。
一、急性期需适当卧床休息
1.原理及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患者往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此时卧床休息可以减少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等不适症状。研究表明,适当卧床休息能够使腰部肌肉放松,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炎症的消退。一般建议急性期卧床休息1-3天,以硬板床为宜,仰卧位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这样能进一步放松腰部肌肉;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平直。
2.不同年龄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卧床可能会影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所以卧床时间不宜过长,在疼痛稍有缓解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开始进行适度的床上康复锻炼,如四肢的活动等;老年患者卧床时要注意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可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保持身体轴线一致,避免脊柱扭曲。
二、非急性期可不需长期卧床
1.适度活动的好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急性期,长期卧床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例如进行一些游泳运动,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同时游泳过程中腰部肌肉得到锻炼;还可以进行一些腰部的伸展运动等,但要避免腰部的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调整: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在工作间隙要定时起身活动腰部,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在非急性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重体力劳动,可通过佩戴腰围等辅助器具来保护腰部,但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腰部肌肉萎缩。
三、卧床休息的过渡与康复
1.从卧床到活动的过渡:在经过急性期适当卧床休息后,要逐渐从卧床过渡到活动状态。开始时可先进行床边坐立,时间从短逐渐延长,然后再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在过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果出现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咨询医生。
2.有病史人群的特殊注意: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腰部的保护和康复锻炼的持续性。即使在无症状期也不能忽视腰部肌肉的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康复训练,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