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慢性骨髓炎治疗包括手术、抗生素及其他方法。手术有清创术(儿童保骨骺老年评心肺功能)、病灶清除加骨移植术(自体骨理想异体需慎选)、截肢术(病情重无保留价值时用,儿童身心影响大老年风险高);抗生素根据药敏选,儿童肝肾影响小老年防相互作用,途径静注后口服,疗程长防复发;其他有高压氧(儿童安全防护老年评估)、局部伤口护理(儿童操作轻柔老年防烫伤等)。
一、手术治疗
1.清创术:是慢性骨髓炎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彻底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等。在儿童患者中,需特别注意保护骨骺等生长结构,避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确保能耐受手术。清创要彻底但也要尽量保留正常骨组织和软组织,以维持肢体的功能和稳定性。
2.病灶清除加骨移植术:当存在较大骨缺损时,可采用骨移植来填充缺损部位,促进骨的修复。骨移植可以选择自体骨、异体骨等。自体骨移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如取自髂骨等部位的骨,但要考虑取骨部位对患者的影响,儿童取骨后要注意对供骨区生长的影响。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异体骨移植需谨慎评估。
3.截肢术:仅在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控制感染且肢体已无保留价值时考虑。对于儿童患者,截肢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需极其慎重,充分评估后再做决定。老年患者若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截肢手术风险较高,也需综合权衡利弊。
二、抗生素治疗
1.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在儿童慢性骨髓炎治疗中,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且合适的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抗生素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经验性用药时,需覆盖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用药途径和疗程:一般采用静脉给药为主,在感染控制后可改为口服。疗程通常较长,需要数周甚至数月,要确保彻底清除感染灶内的细菌,避免复发。但要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儿童的肠道菌群失调等,老年患者的肝肾毒性等。
三、其他治疗方法
1.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组织的氧分压,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促进感染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在儿童患者中,要注意安全防护,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老年患者若有肺部疾病等可能影响氧疗效果的情况,需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高压氧治疗。
2.局部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伤口护理时的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的不适和恐惧。老年患者皮肤感觉可能减退,要特别注意避免烫伤等情况发生,加强伤口周围皮肤的观察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