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后遗症是什么
桡骨远端骨折后遗症主要有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腕部疼痛。关节僵硬因长时间固定致软组织粘连挛缩,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不平整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畸形愈合因复位固定不佳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腕部疼痛因关节结构异常等,受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关节僵硬
发生机制: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活动减少,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等)粘连、挛缩,从而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例如,研究表明,桡骨远端骨折后若固定时间超过4周,约有30%-5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僵硬。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自身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生活方式上,受伤前活动量少的患者,在骨折后固定期间若缺乏适当的康复锻炼,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更高;病史方面,本身有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关节僵硬的风险也会增加。
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机制:骨折后如果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复位不良,关节软骨受到损伤,长期磨损后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当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2mm时,就会明显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影响因素:年龄上,中青年患者相对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因为中青年活动量较大,关节承受的应力更多;生活方式中,受伤后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病史方面,若骨折合并有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如关节软骨、韧带的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大幅提高。
畸形愈合
发生机制:骨折复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发生错位,导致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出现畸形,如向掌侧或背侧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等。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骨骼的可塑性较强,相对而言畸形愈合的风险可能相对较低,但如果复位和固定不当,仍可能出现畸形;生活方式中,儿童在骨折后如果过早拆除固定,进行不适当的活动,容易导致畸形愈合;病史方面,骨折粉碎严重、骨折端血运破坏明显的患者,畸形愈合的可能性更大。
腕部疼痛
发生机制:骨折愈合后,由于关节结构异常、软组织损伤修复不良等原因,患者会出现腕部的慢性疼痛。例如,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在活动时产生异常的应力,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形成也会导致局部的疼痛。
影响因素: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手部劳动的患者,腕部疼痛可能更明显;病史方面,骨折后恢复过程中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腕部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且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