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疼痛(急性为明显持续剧痛、儿童哭闹不安,慢性为隐痛或间歇性痛、诱因下加重)、红肿热(急性明显、慢性轻度急性发作时加重)、窦道形成(慢性有脓性分泌物及死骨排出、周围皮肤改变);全身症状有发热(急性高热伴寒战、儿童易惊厥,慢性全身症状轻急性发作时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病情活动期常伴),且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
疼痛:急性骨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疼痛,初期可能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进展会变为持续性剧痛。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述疼痛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例如,患部会有持续的、难以缓解的疼痛,活动患部时疼痛加剧。慢性骨髓炎患者也会有疼痛症状,一般为隐痛或间歇性疼痛,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诱因下可加重。
红肿热:急性骨髓炎局部炎症反应明显时,会出现红肿热表现。患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见局部发红、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以及炎性渗出等原因引起。比如,患处皮肤发红范围可能逐渐扩大,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肿胀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慢性骨髓炎局部也可能有轻度的红肿,当有急性发作时红肿热症状会明显加重。
窦道形成:慢性骨髓炎患者常可出现窦道,窦道内会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有时还可见死骨排出。窦道周围皮肤可因长期受到炎性分泌物刺激而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增厚等改变。这是因为骨髓炎病程迁延,感染灶与外界相通形成通道,炎症持续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反复感染和修复。
全身症状
发热:急性骨髓炎患者多有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这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患者高热时更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高热容易导致惊厥等并发症。而慢性骨髓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仅有低热或无明显发热,但在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高热。
乏力、食欲减退: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骨髓炎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常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因子等影响机体的代谢和消化功能。例如,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不想进食,体重可能会有所下降。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骨髓炎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相对隐匿,症状可能不如青壮年典型;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机体抵抗力变化可能会影响骨髓炎症状的表现;长期酗酒、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骨髓炎时症状可能更复杂,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对感染的防御和修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