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治疗
脊柱骨折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且无神经损伤的患者,需绝对卧床6-12周并防并发症,康复期适度锻炼,老年患者要关注骨质疏松;手术治疗指征为不稳定骨折和伴有神经损伤骨折,手术方式有前路、后路、微创手术,不同手术方式有各自适用情况及需注意的患者相关因素。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稳定性脊柱骨折且无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等情况。一般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时间通常为6-12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恢复情况而定。在卧床期间需要注意防止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骨骼的生长修复能力较强,保守治疗时需更密切监测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同时要注意儿童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骨骼发育相关影响。
2.康复措施:卧床期间可进行轴线翻身等护理操作以防止脊柱扭曲。在骨折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腰背肌锻炼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机,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骨折移位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时要特别关注其骨质疏松情况,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再次骨折。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不稳定脊柱骨折:如爆裂性骨折等,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压迫神经,或者脊柱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有发生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的风险时需要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指征的把握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脊柱骨折后稳定性破坏明显时更倾向于早期手术,而老年患者如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需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
伴有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当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时,手术是解除神经压迫、恢复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建议在神经损伤后尽早手术,通常在伤后6-8小时内是手术的黄金时间,但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2.手术方式
前路手术:适用于颈椎等部位的骨折,通过前路暴露骨折部位,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等操作。对于儿童患者,前路手术需要特别注意对颈部周围组织和血管神经的保护,因为儿童的解剖结构相对更娇嫩。
后路手术:是脊柱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后路暴露脊柱,进行骨折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在老年患者中进行后路手术时,要注意骨质量情况,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以确保固定的稳定性。
微创手术:如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型手术的患者可能是一种选择,但微创手术也有其适用范围,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例如骨折移位不严重且符合微创手术要求的患者可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