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治疗
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一般处理包括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和定期监测(胎动计数、胎儿电子监护);药物治疗可用熊去氧胆酸、S-腺苷蛋氨酸改善症状和生化指标;适时终止妊娠需根据孕周、胎盘功能、胎儿状况等决定时机,分娩方式依具体情况定,同时要加强特殊人群(高龄、年轻孕妇)孕期管理,告知避免滥用药物,严格遵医嘱。
一、一般处理
1.休息: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对于不同孕周、不同身体状况的孕妇,休息的时长和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孕晚期孕妇身体较为笨重,休息时更要注意姿势舒适且利于胎儿供血。
2.定期监测: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包括胎动计数、胎儿电子监护等。胎动是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孕妇应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不同孕周胎儿胎动次数有一定范围,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出现缺氧等异常情况。同时,胎儿电子监护可连续观察胎心率及其与胎动、宫缩的关系,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二、药物治疗
1.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常用药物,可改善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来缓解病情。
2.S-腺苷蛋氨酸:也可用于ICP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它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脏代谢中发挥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胆汁酸代谢平衡。
三、适时终止妊娠
1.终止妊娠时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适时终止妊娠,如孕周已达37周及以上;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孕妇出现黄疸、肝酶持续升高等严重病情变化。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选择需综合评估胎儿成熟度、胎盘功能及孕妇病情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孕周较小但胎儿已成熟的情况,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存活;而孕周较大但孕妇病情严重时,也需及时终止妊娠避免不良后果。
2.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主要根据孕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如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可考虑阴道试产,但需加强产程监护。若存在剖宫产指征,则行剖宫产术。对于有ICP的孕妇,产程中要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因为ICP可能导致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缺氧等风险,所以产程监护尤为重要。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无论是高龄孕妇还是年轻孕妇,都要加强孕期管理。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较高,合并ICP时风险进一步增加,更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严格遵循上述治疗及监测方案。年轻孕妇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按时进行产检,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同时,要告知孕妇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监测,以保障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