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什么人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儿童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中5-15岁者因骨组织特点等易患,且外伤、营养不良、既往皮肤感染等可增加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等基础病、长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及既往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易患,相关疾病、生活方式及病史均影响患病风险。
一、儿童人群
1.年龄因素:儿童尤其是5-15岁的儿童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儿童的骨组织特点决定的,儿童的干骺端毛细血管网丰富、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处停留繁殖。例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的骨小梁较细,骨皮质较薄,血液循环相对丰富,为细菌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
2.性别差异影响:在儿童阶段,性别差异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病影响相对不显著,但从整体儿童群体来看,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导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不同。
3.生活方式关联: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外伤,虽然外伤本身不一定直接导致骨髓炎,但外伤可能会使皮肤破损,增加细菌侵入的机会,从而间接增加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风险。同时,儿童时期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增加患病几率。
4.病史相关:如果儿童既往有皮肤感染性疾病,如脓疱疮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引发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另外,有过菌血症病史的儿童,细菌更易在骨组织中定植生长。
二、免疫力低下人群
1.年龄相关免疫力低下情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也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易患人群。老年人的机体修复能力减弱,血液循环相对不如年轻人顺畅,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时,细菌更容易在骨组织中停留并繁殖,引发骨髓炎。
2.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会影响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输送,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使得糖尿病患者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风险增加。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减弱,也容易发生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3.生活方式与免疫力关系:长期酗酒的人群,酒精会损害肝脏等器官功能,影响身体的整体免疫功能,同时酗酒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均衡,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增加患病风险。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可能性。
4.病史对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影响: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并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使患者处于免疫低下状态,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包括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