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有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且随梗阻加重进行性加深,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腹痛(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性质多样,不同病因及人群表现不同)、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老年人更明显)、发热(部分间歇性或持续性低热,合并感染可高热);体征表现有腹部体征(右上腹压痛,严重时反跳痛、腹肌紧张,肝脏不同程度肿大,胆总管下段梗阻可触及肿大胆囊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
黄疸: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典型表现之一。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且随梗阻加重黄疸进行性加深。新生儿若出现胆道梗阻,黄疸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较为明显,且持续不退甚至进行性加重;成年人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其深浅程度与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等有关,如肝外胆管梗阻时黄疸相对较明显,而肝内胆管梗阻时黄疸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也会逐渐加重。
腹痛:多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隐痛或绞痛等。若为胆道结石引起的梗阻,可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常因结石移动刺激胆管平滑肌痉挛所致;而肿瘤等引起的胆道梗阻,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胆道梗阻引起的腹痛可能因表述不清而更易被忽视,但也会有哭闹不安等表现,而成人能较明确表述疼痛部位和性质。
消化道症状: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胆道梗阻影响了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本身较弱,胆道梗阻时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频繁呕吐等情况,严重影响营养摄入。
发热:部分胆道梗阻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低热,若合并胆道感染则可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是由于胆道梗阻后胆汁淤积,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胆道感染所致。在儿童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发热可能较为急骤,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感染情况,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容易扩散。
体征表现
腹部体征:右上腹可能有压痛,若有胆道穿孔等严重情况还可出现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肝脏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尤其是肝外胆管梗阻时,胆汁淤积可导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长期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胆囊是否肿大也具有一定诊断意义,如胆总管下段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即Courvoisier征阳性,但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胆囊肿大相鉴别。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胆道梗阻时腹部体征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肝脏肿大的程度和质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