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股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牵引治疗和石膏或支具固定,牵引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需防并发症,石膏或支具固定要关注患肢情况;手术治疗包括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多种骨折,不同年龄有选择差异)、钢板螺钉内固定(用于复杂骨折等,要考虑骨质疏松)、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等,术后要防并发症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一、保守治疗
1.牵引治疗:
对于一些稳定性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牵引治疗。如股骨颈骨折可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通过牵引装置维持骨折断端的位置,促进骨折愈合。牵引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卧床,需注意预防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要定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下肢肌肉按摩等。儿童股骨骨折牵引治疗时要密切关注牵引重量和牵引效果,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调整牵引方案。
2.石膏或支具固定:
适用于一些轻度移位或稳定性较好的股骨骨折。如儿童的一些青枝骨折,可用石膏固定。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石膏固定过紧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对于老年患者,石膏固定后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二、手术治疗
1.髓内钉内固定:
适应证: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骨折,如股骨干骨折等。髓内钉固定具有生物力学性能较好、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等优点。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髓内钉的选择和操作有一定差异。儿童股骨干骨折选择弹性髓内钉,可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调整;成人股骨干骨折多选用交锁髓内钉。
手术过程:通过在股骨两端开口,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利用锁钉固定骨折端。手术中要确保髓内钉的位置准确,锁钉安装合适。
2.钢板螺钉内固定:
适应证:适用于一些复杂骨折或骨折不适合髓内钉固定的情况。如股骨近端骨折,可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或动力髁螺钉(DCS)等钢板螺钉系统固定。对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钢板螺钉固定要考虑骨质疏松情况,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增强固定效果。手术中要注意钢板的放置位置和螺钉的锁定,保证骨折端的稳定固定。
3.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主要用于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对于移位明显、GardenⅢ型及Ⅳ型的股骨颈骨折,或患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预期寿命较长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
手术过程:人工股骨头置换是将受损的股骨头替换为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则是同时替换股骨头和髋臼。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康复要注重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鼓励早期康复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脱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