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牙龈红肿的原因包括出牙期刺激、口腔卫生不良、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相应应对措施分别为准备牙胶、保持口腔清洁、针对感染情况采取对应治疗及及时就医排查全身性疾病。
一、出牙期牙龈红肿
原因:宝宝在出牙过程中,牙齿萌出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现红肿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多见于4-12个月左右开始长牙的宝宝,女孩和男孩在此阶段并无明显性别差异,通常与宝宝的生活方式无直接关联,也不一定有特定病史相关。
应对措施:可以给宝宝准备干净的牙胶让其啃咬,牙胶能通过物理摩擦缓解牙龈的不适,减轻红肿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口腔的清洁,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牙龈部位,但动作一定要轻柔。
二、口腔卫生不良引发牙龈红肿
原因:如果宝宝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内食物残渣堆积,细菌滋生,就容易引起牙龈炎症,出现红肿。比如宝宝进食后没有及时清洁口腔,尤其是晚上睡前喝奶后,奶渍残留在口腔内,长时间就会导致牙龈发炎红肿。这种情况在所有宝宝中都可能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如果家长没有重视宝宝口腔清洁,就容易出现该问题,一般也无特定病史相关。
应对措施: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用柔软的儿童牙刷帮宝宝刷牙,饭后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三、感染因素导致牙龈红肿
病毒感染
原因:如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宝宝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感染,会出现牙龈红肿、口腔内出现疱疹等症状。常见于6个月-2岁的宝宝,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如果宝宝接触感染源的机会多,就容易发病,一般无特定病史相关。
应对措施: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可遵医嘱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为主。
细菌感染
原因: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炎,宝宝口腔局部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导致牙龈红肿。各年龄段宝宝都可能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一般无特定病史相关。
应对措施: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局部抗菌的药物,但要谨慎选择适合宝宝的药物。
四、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导致牙龈红肿
原因: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牙龈红肿,例如白血病,白血病患儿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牙龈增生、红肿等口腔表现。这种情况在儿童白血病患者中可见,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与该病关系不大,多与患儿本身的疾病病史相关。
应对措施:如果怀疑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红肿,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