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和根尖炎的区别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变在牙髓腔内,主要因细菌感染等致疼痛等,靠症状、牙髓活力测试诊断,多根管治疗;根尖炎是根尖周组织炎症,病变在根尖周围,多由牙髓炎发展来,急性期有咬合痛等,慢性期可无症状,靠X线等诊断,急性期先开髓引流再根管治疗,慢性期也根管治疗,两者在定义病变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
一、定义与病变部位
1.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
2.根尖炎:是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牙齿根尖周围的组织,包括根尖周膜、牙槽骨等。
二、病因差异
1.牙髓炎: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如深龋,细菌可通过龋洞侵犯牙髓;另外,牙齿外伤、重度磨损等也可能导致牙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不同年龄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致龋齿进而引发牙髓炎,成年人可能因牙齿磨损等情况发病。
2.根尖炎: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牙髓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此外,咬合创伤、化学刺激等也可导致根尖炎,比如咬合时的过度受力会影响根尖周组织,不同性别在病因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偏侧咀嚼者易出现一侧牙齿根尖炎。
三、临床表现不同
1.牙髓炎:典型症状为疼痛,疼痛性质多样,有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等,疼痛往往难以定位,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相对模糊,但疼痛带来的哭闹等表现可提示牙髓问题,检查时可发现患牙有龋坏等病灶。
2.根尖炎:急性期表现为患牙咬合痛,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位置,可伴有根尖部牙龈红肿、压痛,严重时可出现面部肿胀、全身发热等症状;慢性期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检查时发现根尖周有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慢性根尖炎表现不同,老年人可能症状更不典型,易被忽视。
四、诊断方法区别
1.牙髓炎:主要通过患者症状、牙髓活力测试等进行诊断,牙髓活力测试可发现患牙牙髓对刺激反应异常,如温度测试时敏感或迟钝等。
2.根尖炎:X线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观察到根尖周组织有低密度影等病变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也可辅助诊断,如根尖部牙龈窦道等表现有助于根尖炎的诊断。
五、治疗原则有别
1.牙髓炎:治疗多采用根管治疗术,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保留患牙,不同年龄患者根管治疗的操作难度和预后可能因牙齿发育等情况有差异,儿童乳牙牙髓炎治疗需考虑乳牙的替换等情况。
2.根尖炎:急性期需开髓引流,缓解疼痛,消除根尖周的炎症,然后再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处理;慢性期主要也是通过根管治疗等方法消除根尖周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治疗后恢复情况不同,老年人可能恢复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