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症状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口腔异味及咀嚼功能下降,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度各异。
一、牙龈症状
1.牙龈红肿:牙龈组织处于发炎状态时,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牙龈血管扩张、充血。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的牙龈比正常时更红、更肿,触碰时容易出血。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孕期等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人群中可能更为明显,因为激素变化会影响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使得牙龈更容易出现红肿等炎症表现。
2.牙龈出血:刷牙时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是牙周炎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牙龈不会轻易出血,而牙周炎患者由于牙龈炎症,毛细血管变得脆弱,稍受刺激就会破裂出血。一些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加重牙龈的炎症反应,从而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会使牙龈炎症加重,出血倾向更明显。
二、牙周袋形成
牙周组织在炎症的破坏下,牙龈与牙齿表面分离,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可通过牙周探针检查来发现,牙周袋的深度反映了牙周组织破坏的程度。较浅的牙周袋可能仅有2-3毫米,而较深的牙周袋可能超过5毫米甚至更深。在儿童中,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且未及时干预,也可能逐渐形成牙周袋,影响牙齿的支持组织;对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加上可能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更容易导致牙周袋的形成。
三、牙齿松动
随着牙周炎的进展,牙槽骨逐渐被破坏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轻度松动时可能只有医生通过专业检查才能发现,而重度松动时患者自己能感觉到牙齿明显摇晃,甚至可能影响咀嚼功能。一些有夜磨牙习惯的人群,长期的咬合创伤会加重牙周炎的进展,导致牙齿松动更快出现;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牙槽骨的支持能力下降,也会加速牙齿松动的进程。
四、口腔异味
牙周炎患者口腔中常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口腔异味会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对于长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身体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口腔局部的微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容易滋生细菌,加重口腔异味的情况;而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胃肠道产生的异味也可能通过口腔呼出,需要注意区分是单纯牙周炎导致的异味还是胃肠道疾病引起的。
五、咀嚼功能下降
由于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等原因,患者的咀嚼功能会逐渐下降,无法正常咀嚼食物,影响营养的摄入。儿童如果咀嚼功能下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老年人群咀嚼功能下降会导致饮食受限,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同时还可能因为进食不便而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的维护来保障基本的咀嚼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