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的病因
氟斑牙主要因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摄入过量氟化物所致,摄入氟化物的来源有饮水(饮用水氟含量高于1.5mg/L易致患病,山区等高氟地区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易患)、食物(长期大量饮浓茶或食用含氟添加剂加工食品可致氟摄入增加)、空气(工业地区居民长期吸入含氟废气会使氟摄入增多),牙齿发育矿化时期为儿童乳牙萌出前(胎儿期至2岁左右)和恒牙萌出前(大约3-12岁),此阶段摄入过量氟化物会干扰牙齿釉质正常发育致其病变形成氟斑牙,婴幼儿对氟更敏感,青少年恒牙发育矿化期在高氟环境也易患。
氟斑牙主要因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摄入过量氟化物所致,摄入氟化物的来源有饮水(饮用水氟含量高于1.5mg/L易致患病,山区等高氟地区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易患)、食物(长期大量饮浓茶或食用含氟添加剂加工食品可致氟摄入增加)、空气(工业地区居民长期吸入含氟废气会使氟摄入增多),牙齿发育矿化时期为儿童乳牙萌出前(胎儿期至2岁左右)和恒牙萌出前(大约3-12岁),此阶段摄入过量氟化物会干扰牙齿釉质正常发育致其病变形成氟斑牙,婴幼儿对氟更敏感,青少年恒牙发育矿化期在高氟环境也易患
一、摄入氟化物的来源
1.饮水:是人体摄入氟的主要途径之一。当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时,长期饮用就会导致氟摄入过量。一般来说,适宜的饮用水氟含量为0.5~1.0mg/L(以氟离子计),若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5mg/L时,就可能增加患氟斑牙的风险。不同地区的水源氟含量差异较大,一些山区、高氟地区的饮用水氟含量往往较高。例如,我国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氟含量严重超标,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这样的水,牙齿就容易受到氟的影响而发生氟斑牙。
2.食物:某些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氟。例如,茶叶中含氟量相对较高,如果长期大量饮用浓茶,也可能导致氟摄入增加。此外,一些加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含氟的添加剂,若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也可能使氟的摄入量超出正常范围。
3.空气:在一些工业地区,空气中含有氟化物污染物,居民长期吸入被氟化物污染的空气,也可能导致氟摄入增多。比如,铝厂、磷肥厂等工业企业排放含氟废气,周边居民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空气氟化物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从而增加患氟斑牙的几率。
二、牙齿发育矿化时期的影响
牙齿的发育矿化时期是在儿童乳牙萌出前(胎儿期至2岁左右)和恒牙萌出前(大约3~12岁)。在这个阶段,如果机体摄入过量氟化物,氟会干扰牙齿釉质的正常发育,影响釉质晶体的生长和排列,导致釉质出现色泽改变、釉质发育不全等病变,进而形成氟斑牙。例如,儿童在牙齿发育矿化期间,如果生活在高氟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就很容易患上氟斑牙。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牙齿正处于发育矿化的关键时期,对氟的敏感性更高,此时如果接触过量氟化物,对牙齿的损害更为明显。而青少年在恒牙发育矿化阶段,如果长期处于高氟环境,也可能导致恒牙出现氟斑牙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