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出血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下肢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变薄和瓣膜缺陷,其他原因包括静脉内压持久升高、年龄增长、职业和体位等。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一、原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法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4.职业和体位:静脉曲张与职业有关,需长期站立的职业如纺织工、理发师、售货员、交通警等都会加大发病几率。长期坐位工作者,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对下肢静脉的压力增大,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二、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抬高患肢,使用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症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活动下肢。
2.药物治疗:使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如黄酮类药物、七叶皂苷类药物等,减轻症状。
3.硬化剂注射: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使其闭塞,达到治疗目的。
4.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等。
三、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下肢静脉曲张相对较少见,通常与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或其他疾病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静脉功能的恢复情况。
2.孕妇:孕妇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孕期体重增加、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长时间站立、穿弹力袜、抬高患肢等。对于症状严重的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分娩后,静脉曲张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
3.老年人: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也较高,常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副作用。
总之,下肢静脉曲张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