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可从症状表现、量表评估、专业评估三方面来判断,症状表现多样且持续超2周需警惕;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可初步评估;专业评估需精神科医生面谈了解多方面情况并排除躯体疾病。
一、症状表现方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通常在产后6周内出现。情绪方面,产妇会持续感到抑郁、悲伤、沮丧,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甚至可能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比如突然莫名哭泣等。在认知方面,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对自身照顾婴儿的能力产生过度怀疑,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母亲角色。躯体症状上,可能伴有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也可能出现食欲改变,要么食欲明显下降,要么食欲亢进,还可能有不明原因的疲劳、头痛、背痛等躯体不适。一般这些症状会持续2周以上,如果产妇出现这类持续较长时间的情绪、认知和躯体相关症状,需要警惕产后抑郁症。
二、量表评估方面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这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估工具。该量表包含10个项目,涵盖了抑郁、开心程度、对生活的信心等方面。产妇在产后6-10周进行填写,每个项目分为0-3分四个等级。如果总分≥13分,提示可能存在产后抑郁;总分≥10分,也需要进一步评估。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产妇都可以通过填写该量表来初步判断是否有产后抑郁倾向。对于有剖宫产史、既往有抑郁病史等特殊病史的产妇,更需要重视量表评估结果,因为这类产妇产后抑郁的风险相对较高。
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其中的抑郁分量表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辅助评估。该量表包含14个项目,分别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对于产后女性来说,通过对相关项目的回答,可以从抑郁相关维度了解自身状况。年龄较小的产妇由于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生活方式可能还未完全适应产后变化,使用量表评估能更精准地发现潜在的产后抑郁问题;而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的产妇,通过量表评估可以早期识别产后抑郁风险。
三、专业评估方面
1.精神科医生评估:当通过量表初步筛查考虑可能有产后抑郁症时,需要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精神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面谈来了解产妇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情况。比如会询问产妇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症状对日常生活和母婴互动的影响程度等。对于有多次生产经历、家庭关系复杂等情况的产妇,精神科医生的专业面谈能更全面地获取信息来判断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医生会综合产妇的年龄、生育史、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诊断,确保评估的准确性。
2.排除其他疾病:在判断产后抑郁症时,还需要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躯体疾病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疲劳等类似产后抑郁症的表现。所以医生会进行相关的躯体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等,以排除躯体疾病因素。对于年龄较大、有慢性躯体疾病病史的产妇,在判断产后抑郁症时更要严格排除躯体疾病,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干扰产后抑郁症的准确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