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怎么办
牙龈息肉由邻牙龋洞边缘、牙龈乳头受刺激致牙龈组织增生形成,与口腔卫生不良、龋齿未及时治疗相关,需就医检查诊断,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息肉并处理龋齿,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督促口腔卫生、轻柔手术及观察恢复;孕妇治疗要选稳定期、谨慎并注意安抚及术后护理;老年人要评估全身情况、控制基础病及指导口腔卫生维护。
一、明确牙龈息肉的成因
牙龈息肉通常是由于邻牙的龋洞边缘、牙龈乳头因长期受到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增生,长入龋洞内形成息肉样组织。一般与口腔卫生不良、龋齿未及时治疗等因素相关,比如长期不刷牙,食物残渣堆积,细菌滋生,引发龋齿,进而刺激牙龈组织增生形成牙龈息肉。
二、就医检查诊断
患者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来明确牙龈息肉的具体情况,包括息肉的大小、位置、与邻牙及牙龈的关系等,可能还会结合口腔X线等检查,了解牙齿龋坏的深度、牙髓的情况等,以此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式
1.手术切除:对于牙龈息肉,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局部麻醉下,使用手术器械将牙龈息肉完整切除。切除后需要对龋洞进行相应处理,如果龋洞较浅,可直接进行充填治疗;如果龋洞较深,可能需要先进行牙髓治疗,再进行充填或做冠修复等。例如,对于因龋齿导致的牙龈息肉,切除息肉后根据牙齿具体状况进行后续修复,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治疗龋齿:如果是龋齿引发的牙龈息肉,在切除息肉后,必须积极治疗龋齿。若龋齿未累及牙髓,可去除龋坏组织后直接充填;若已经累及牙髓,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牙髓相关治疗,然后再修复牙齿。比如,对于中龋的牙齿,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对于深龋且牙髓有感染迹象的牙齿,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牙龈息肉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牙膏。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自觉保持口腔卫生,家长需帮助监督。同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避免牙龈息肉影响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健康。儿童的牙龈相对娇嫩,手术时要更加轻柔操作,术后要密切观察孩子口腔恢复情况,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孕妇:孕妇出现牙龈息肉时,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治疗需谨慎。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一般来说,在妊娠相对稳定的时期(如妊娠4-6个月)可进行必要的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孕妇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病情加重或影响妊娠。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3.老年人:老年人若有牙龈息肉,要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确保治疗安全。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再进行手术等治疗,以降低术后感染等风险。治疗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指导老年人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促进口腔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