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肿痛怎么办
牙周炎的应对包括局部应急处理、就医检查与治疗及日常护理预防。局部应急处理有清洁口腔(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不同年龄漱口方法有别)和冷敷(用冰袋等敷肿痛处,注意防护);就医时口腔科就诊明确病情,行基础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药物辅助治疗(根据病情用局部药,特殊人群选药谨慎);日常要维护口腔卫生(正确刷牙、用牙线等)、调整饮食(少吃刺激食物,多吃维C食物)、定期复查(尤其有全身性疾病者)。
一、局部应急处理
1.清洁口腔
保持口腔清洁是关键,使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减轻炎症刺激。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漱口时要注意方法,儿童需在成人帮助下进行,避免误吞漱口水。正常成年人每次漱口时间约30秒左右,多次漱口能帮助清除食物残渣等。
2.冷敷
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痛部位的面部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肿胀,缓解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冷敷时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防止冻伤,儿童更要严格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
二、就医检查与治疗
1.口腔科就诊
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口腔局部检查、牙周探诊等,以明确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的配合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安抚情绪以顺利完成检查,成年人则需如实告知病史等情况。
2.基础治疗
龈上洁治:医生会进行龈上洁治,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步骤,对于不同口腔卫生状况的人群,洁治的频率和效果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定期洁治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炎。
龈下刮治:如果牙周炎较严重,可能还会进行龈下刮治,深入牙周袋内去除龈下的菌斑和牙结石。
3.药物辅助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局部用药,如米诺环素凝胶等,直接作用于牙周局部,抑制细菌生长。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在选择药物时会格外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等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局部用药。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
1.口腔卫生维护
正确刷牙:每天早晚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同年龄人群刷牙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儿童需家长帮助指导正确刷牙,成年人要长期坚持正确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这对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炎很重要,尤其是牙齿排列紧密的人群更需要定期使用。
2.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结构不同,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多食用甜食等易导致龋齿进而加重牙周炎的食物,成年人也要保持健康饮食。
3.定期复查
定期到口腔科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及时发现牙周炎的复发迹象并进行处理。对于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牙周情况,因为全身性疾病会影响牙周炎的治疗和预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