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哪些危害
牙髓炎若未及时治疗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可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儿童因面部间隙组织疏松感染扩散更快;还会导致全身感染,老年人免疫力低风险更高;牙髓坏死后牙齿会变色、结构破坏,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影响咀嚼功能会致患侧咀嚼下降,长期单侧咀嚼影响儿童面部发育,老年人则加重咀嚼障碍;还会因咀嚼不充分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受影响,需重视牙髓炎的及时治疗。
一、感染扩散相关危害
1.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牙髓炎若未及时治疗,细菌可通过根尖孔或牙周袋向周围组织蔓延,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例如,炎症波及颊间隙、咬肌间隙等,可导致面部肿胀、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影响张口、进食,甚至压迫呼吸道,危及生命。儿童由于面部间隙组织疏松,感染扩散相对更快,需特别警惕。对于有牙髓炎病史且出现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的儿童,应高度怀疑颌面部间隙感染,及时就医。
2.导致全身感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疾病,对机体多个器官功能造成损害。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全身感染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恢复相对较慢。有牙髓炎病史并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的老年人,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全身状况,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二、牙髓坏死相关危害
1.牙齿变色:牙髓坏死后,牙齿失去牙髓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可逐渐变色,变为灰色或暗黄色,影响美观。对于注重外观的人群,如年轻人,牙齿变色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造成自卑等情绪。儿童牙齿变色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其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需及时处理牙髓炎,避免牙髓坏死导致牙齿变色。
2.牙齿结构破坏:牙髓坏死后,牙齿失去了牙髓的保护和营养支持,牙齿脆性增加,容易发生折断。例如,在咀嚼较硬食物时,可能会导致牙齿部分或完全折断,严重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对于有牙髓炎病史且牙齿出现变色、质地变脆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根管治疗等处理,以保存患牙。老年人牙齿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等情况,牙髓坏死后牙齿结构破坏的风险更高,更应重视牙髓炎的及时治疗。
三、影响咀嚼功能及消化
1.咀嚼功能下降:牙髓炎患者由于牙齿疼痛,往往不敢用患侧牙齿咀嚼,长期如此可导致患侧咀嚼功能下降,进而影响食物的充分咀嚼,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儿童长期单侧咀嚼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导致左右面部不对称。对于儿童牙髓炎患者,家长应关注其咀嚼情况,及时治疗牙髓炎,恢复双侧正常咀嚼功能,以保障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老年人本身咀嚼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牙髓炎不及时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咀嚼障碍,影响营养摄入,需积极治疗牙髓炎以维持基本的咀嚼功能。
2.胃肠功能紊乱:由于患牙咀嚼功能受限,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进入胃肠道后增加了胃肠消化的难度,长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这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胃肠功能本就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需重视牙髓炎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及时处理牙髓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