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受生物学、心理、社会及既往病史等多因素影响,生物学因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致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有角色转变压力和对自身形象变化的担忧;社会因素涉及家庭支持不足和经济压力;既往病史因素包含既往抑郁症史及其他精神疾病史会增加产后抑郁症风险。
一、生物学因素
(一)激素水平变化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分娩后迅速下降。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等,当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时,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产后72小时内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与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生存在关联。
(二)神经递质改变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产后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代谢可能出现异常。比如,5-羟色胺参与调节情绪、睡眠和食欲等,产后如果5-羟色胺功能不足,就容易引发抑郁情绪。多项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与5-羟色胺相关的脑区活动存在异常。
二、心理因素
(一)角色转变压力
女性产后需要适应母亲这一新角色,包括身体的变化、生活重心的转移以及照顾婴儿的诸多责任等。从以往的工作或社交生活突然转变为以照顾婴儿为主的生活,这种巨大的角色转变会给产妇带来心理压力。例如,有的产妇可能担心无法胜任母亲角色,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对自身形象变化的担忧
怀孕和分娩会导致女性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如身材走样、皮肤变差等。很多产妇会对自身形象的改变感到焦虑,担心失去丈夫的喜爱或在社交中受到影响,这种对自身形象的担忧也可能成为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因素。有调查发现,约30%的产妇因产后身材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三、社会因素
(一)家庭支持情况
家庭的支持程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重大。如果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对产妇的关心不够,在照顾婴儿等事务上没有给予足够的协助,产妇会感到孤立无援。例如,丈夫不参与照顾婴儿的工作,产妇独自承担所有照顾婴儿的任务,长期处于疲惫和压力下,就容易引发产后抑郁症。研究表明,家庭支持良好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家庭支持不足的产妇。
(二)经济压力
经济负担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产后家庭的经济支出可能会增加,如婴儿的奶粉、尿布、医疗等费用。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产妇可能会担心经济问题无法解决,从而产生焦虑情绪,长期的焦虑可能发展为产后抑郁症。据统计,经济压力较大的家庭中,产妇患产后抑郁症的比例相对较高。
四、既往病史因素
(一)既往抑郁症史
如果产妇既往有抑郁症病史,那么产后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既往的抑郁倾向可能使产妇在产后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时,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研究显示,有既往抑郁症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复发率可高达50%-80%。
(二)其他精神疾病史
除了抑郁症史外,若产妇既往有其他精神疾病史,如焦虑症等,产后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既往有焦虑症的产妇,在产后面对诸多生活变化时,焦虑情绪可能会被放大,进而引发产后抑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