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会引发其它的疾病吗
牙周炎可引发多种其他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致全身炎症,影响血管内皮等,老年人及吸烟人群更易受影响;与糖尿病双向影响,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炎,牙周炎又影响胰岛素作用,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老年患者需注重口腔卫生等;孕妇患牙周炎会增加早产等风险,孕期要注意口腔健康;口腔致病菌可致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和老年人受影响程度不同。
相关机制:牙周炎致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周炎致病菌产生的脂多糖等物质可激活血小板,促进血栓形成,还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例如,有长期追踪研究发现,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较牙周健康者明显升高。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下降,且可能存在口腔卫生较差等情况,更容易受到牙周炎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而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吸烟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同时也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增加牙周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
相关机制: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牙周炎。另一方面,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波动加剧,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牙周治疗后,血糖控制往往会有所改善。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老年患者,需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的维护,因为老年人本身口腔组织可能存在退化等情况,高血糖又加重了牙周炎的发展。在生活方式上,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积极配合牙周治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血糖监测,以更好地控制两种疾病的进展。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相关机制:孕妇患牙周炎时,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或上行感染进入胎盘,引发子宫内炎症反应,从而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研究发现,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比牙周健康孕妇高2-3倍。
孕期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在孕期要特别注意口腔健康,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会使孕妇更容易患牙周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一旦发现有牙周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适当的牙周治疗,以降低对胎儿健康的潜在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
相关机制:口腔中的牙周致病菌可被吸入呼吸道,引发肺部炎症。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的致病菌数量和种类较多,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这些致病菌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例如,有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比例较高,且控制牙周炎后,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有所改善。
不同年龄人群影响: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牙周炎,从而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对于老年人,本身呼吸系统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牙周炎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更需要重视口腔健康以维护整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