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晚期有多种症状,黄疸方面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及相关肝功能损害;全身有消瘦、乏力、发热等;腹部有腹痛、可触及包块;还有消化道症状及转移相关症状,不同症状影响患者不同方面且对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及影响。
一、黄疸相关表现
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这是肝门部胆管癌常见且突出的症状。由于肿瘤阻塞胆管,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巩膜黄染。患者皮肤瘙痒较为常见,是因为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黄疸程度会不断加重,严重时可呈现深黄色或黄绿色,患者尿液颜色如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皮肤瘙痒而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女性患者可能因黄疸导致皮肤外观改变而产生心理压力。
肝功能损害相关:肝脏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还可能出现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下肢水肿、腹水等。老年患者本身肝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在晚期肝功能损害时,上述表现可能更为明显,恢复能力也较差。
二、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加上患者食欲减退等因素,导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身体消瘦。同时,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无论男女老少,晚期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和乏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原本能从事轻度家务的老年患者可能连简单的自理都变得困难。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但也需警惕合并感染的可能,若发热伴有寒战、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要考虑肺部感染;若有腹痛、腹泻等表现,需考虑腹腔感染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热时更需谨慎,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控制难度。
三、腹部相关症状
腹痛:多为右上腹或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重,呈持续性胀痛或绞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胆管梗阻导致胆管扩张牵拉等原因引起。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有时腹痛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判断。
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这是肿瘤本身增大或伴有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导致腹部出现可触及的肿块。对于能触及包块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外力碰撞,防止肿块破裂等严重情况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骨骼肌肉功能退化,更要小心护理。
四、其他症状
消化道症状:患者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可伴有恶心、呕吐。这与肿瘤影响消化功能、肝功能受损导致消化液分泌和代谢异常等有关。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晚期消化道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更加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转移相关症状:如果发生远处转移,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例如转移至肺部,可出现咳嗽、咯血等;转移至骨骼,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至脑部,可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同转移部位的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有转移风险的患者群体,如晚期肿瘤患者,要定期进行相关部位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