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复位有手法复位(适用于简单及儿童部分粉碎性骨折)和切开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困难等情况);固定分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适用于稳定性好的四肢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等粉碎性骨折)和内固定(钢板螺钉固定适用于多种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适用于长骨粉碎性骨折);康复治疗早期进行未固定关节主动活动等,中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等,后期进行全面功能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
一、复位
1.手法复位:通过手法使骨折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粉碎性骨折,依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术者利用手法的技巧将移位的骨折端进行对合。对于儿童粉碎性骨折,因儿童骨骼可塑性强,部分可通过手法复位达到较好效果,但需精准操作以避免二次损伤。
2.切开复位:采用手术的方式切开骨折部位,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困难、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等情况。例如一些复杂的长骨粉碎性骨折,通过切开复位能够更精确地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但手术本身会带来一定创伤风险。
二、固定
1.外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将石膏绷带浸湿后缠绕在骨折部位周围,待其硬化后起到固定骨折的作用。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四肢粉碎性骨折。对于儿童,石膏绷带固定要注意松紧度,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需密切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情况。
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金属支架固定骨折两端,适用于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等。它可以在不直接暴露骨折端的情况下固定骨折,便于处理伤口和观察软组织情况。
2.内固定
钢板螺钉固定:利用钢板和螺钉将骨折端固定。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长骨骨干粉碎性骨折等。钢板螺钉固定能够提供较为坚强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骨膜的剥离可能会影响骨折局部的血运。
髓内钉固定: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来固定骨折。适用于股骨干、胫骨干等长骨的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具有生物力学性能较好、对骨折端血运干扰小等优点,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粉碎性骨折可能不太适用。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以及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例如粉碎性骨折固定后,上肢骨折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肩部的耸肩等练习,下肢骨折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等。早期康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来说,早期康复训练更要注重趣味性,以提高其依从性。
2.中期康复: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骨折2-3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下肢骨折可在拐杖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上肢骨折可进行持物等轻度的活动训练。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要有所调整,儿童的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3.后期康复: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进行全面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后期康复是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阶段,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配合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