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龋齿需及时就诊评估,浅龋可采用再矿化治疗,中龋及深龋需补牙,深龋接近牙髓要关注牙髓情况,还需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口腔清洁(从长牙起刷牙、用牙线)、饮食控制(少含糖食物饮料、控进食次数)、定期口腔检查,低龄儿童家长要加强护理、纠正不良喂养习惯。
一、及时就诊评估
当发现小孩有龋齿时,应尽快带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详细评估。一般会通过口腔检查,观察龋齿的部位、龋损的深度等情况。例如,对于浅龋,龋损局限在牙釉质;中龋则龋损到达牙本质浅层;深龋时龋损已达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不同程度的龋齿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浅龋的处理
若为浅龋,医生可能会采用再矿化治疗等方法。再矿化治疗是通过使用含氟制剂等,促使龋损部位的矿物质重新沉积,从而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这适用于早期的、尚未形成明显龋洞的龋齿情况,尤其对于儿童处于乳牙期,浅龋时可以通过促进牙齿再矿化来维护牙齿健康。
三、中龋及深龋的处理
补牙:当龋齿发展到中龋或深龋时,通常需要进行补牙治疗。医生会先去除龋坏的组织,然后用合适的补牙材料进行填充。补牙材料有多种,如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美观且与牙齿的粘结性较好,能较好地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在儿童补牙过程中,需要考虑儿童的配合度等因素,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但要谨慎选择麻醉方式和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关注牙髓情况:如果深龋接近牙髓,医生会进一步评估牙髓是否受到影响。如果牙髓出现炎症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更复杂的处理,但根管治疗在儿童中的开展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因素。
四、预防措施
口腔清洁
刷牙:从儿童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应该进行口腔清洁。建议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刷牙。刷牙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一般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要将牙齿的各个面都刷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刷牙,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逐渐培养其自己刷牙的习惯。
使用牙线:当儿童牙齿萌出较多,牙齿之间有缝隙时,可以考虑使用儿童专用牙线,帮助清洁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等,预防龋齿。
饮食控制
减少儿童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如糖果、碳酸饮料等。因为糖分在口腔中被细菌分解产酸,会腐蚀牙齿导致龋齿。可以多给儿童食用富含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
控制儿童进食次数,避免频繁进食导致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例如,不要让儿童睡前吃东西后不刷牙就睡觉。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儿童每半年到口腔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患有特殊疾病、牙齿发育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口腔检查。
五、特殊人群(低龄儿童等)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差,家长的护理至关重要。要严格监督儿童的口腔清洁行为,选择合适的儿童口腔护理产品。同时,低龄儿童在补牙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紧张、不配合,家长要给予安抚,让儿童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治疗。另外,低龄儿童龋齿的发生可能与喂养方式有关,如长时间含着奶瓶睡觉等,家长要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避免奶瓶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