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好发部位及原因
脊柱骨折好发于胸腰段脊柱,约占50%-60%,其次是颈椎、腰椎,胸椎和骶尾椎少见;其原因包括创伤因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运动损伤)和病理性因素(骨质疏松、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创伤因素中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不同,病理性因素里各因素也有其特点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一、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其中,胸腰段脊柱(胸椎下段与腰椎上段)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脊柱骨折的50%-60%;其次是颈椎,约占20%-30%;腰椎相对较少,约占10%-20%;胸椎和骶尾椎相对少见。
二、脊柱骨折的原因
(一)创伤因素
1.交通事故: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急刹车等情况时,车内人员的脊柱易受到巨大的加速或减速力量,导致脊柱骨折。例如,在汽车追尾事故中,人体脊柱会因惯性发生过度前屈或后伸等动作,从而引发骨折。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交通事故导致脊柱骨折的风险有所不同,中青年由于活动量较大、反应相对较快,但在交通事故中一旦发生冲击,脊柱承受的力量也较大;而老年人本身骨骼强度下降,即使较小的交通事故冲击力也可能导致脊柱骨折。
2.高处坠落:从高处跌落时,身体垂直下落,足部或臀部首先着地,力量向上传导至脊柱,可引起脊柱骨折。这种情况在建筑工人、攀岩者等人群中较为常见。对于儿童,高处坠落导致脊柱骨折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骨折的类型和预后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即使较低处坠落也容易发生脊柱骨折。
3.重物砸伤:重物直接砸压在脊柱部位,会使脊柱承受超过其负荷的压力而发生骨折。例如,建筑工地的重物掉落砸中工人脊柱。不同体重和身体状况的人群,承受重物砸伤导致脊柱骨折的阈值不同,体重较轻者可能在相对较轻的重物砸压下就发生骨折,而身体强壮者可能需要更重的重物才会引发。
4.运动损伤:在剧烈运动中,如体操、跳水、足球等运动项目,脊柱受到过度的扭转、屈曲或伸展等力量时易发生骨折。比如体操运动员在高难度动作中脊柱承受的应力超过其耐受限度。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由于骨骼还在发育阶段,运动损伤导致脊柱骨折时更需关注后续的生长发育影响;而成年运动员则需注意运动防护以避免脊柱骨折。
(二)病理性因素
1.骨质疏松: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由于骨量丢失,骨骼强度降低,脊柱椎体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加,脊柱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例如,老年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速,更易出现脊柱椎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日常活动中轻微的弯腰、负重等动作都可能引发脊柱骨折。
2.脊柱肿瘤:脊柱原发肿瘤或转移瘤会破坏脊柱的骨质结构,使脊柱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骨折。例如,乳腺癌、肺癌等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转移至脊柱,破坏椎体骨质。肿瘤导致的脊柱骨折在不同肿瘤患者中有不同的发生率,对于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脊柱情况以早期发现骨折风险。
3.脊柱结核:结核杆菌感染脊柱后,会侵蚀椎体骨质,导致椎体破坏,进而引发脊柱骨折。脊柱结核在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更易发生,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脊柱结核导致的脊柱骨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