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后部分患者可能会瘸,这与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情况、个体差异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等多种因素相关,轻度骨折、治疗及康复良好、年轻且基础健康状况佳者瘸行概率低,重度骨折、治疗手术复位差、康复不规范、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瘸行概率高,关节面损伤等致创伤性关节炎也易致瘸行。
骨折严重程度:
轻度骨折:如果胫骨平台骨折程度较轻,骨折移位不明显,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如采用保守治疗(石膏固定等)且骨折顺利愈合,关节面恢复平整,那么发生瘸的概率相对较低。例如,一些无明显移位的单纯胫骨平台裂纹骨折,通过合适的固定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行走基本不受影响。
重度骨折:当胫骨平台骨折严重,存在明显的骨折移位、关节面塌陷、粉碎性骨折等情况时,治疗相对复杂,预后不佳的风险增加。因为严重的骨折会破坏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稳定性,即使经过手术治疗,也可能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从而影响下肢的正常负重和行走功能,使得患者出现瘸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治疗情况:
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的成功与否对预后影响重大。如果手术中关节面复位不理想,没有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很容易出现膝关节的功能障碍。比如,关节面复位偏差超过一定范围,会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进而引发瘸行等问题。而如果手术操作精细,关节面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为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瘸行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康复训练情况:术后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如果患者没有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例如,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会使下肢的力量减弱,影响行走的稳定性;关节僵硬会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导致瘸行。相反,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遵循科学的康复步骤,逐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能够有效降低瘸行的发生风险。
个体差异: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治疗不当或康复不及时也可能出现问题;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愈合相对困难,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更易出现瘸行。比如,老年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后,即使手术顺利,由于自身骨质条件差,骨折愈合缓慢,康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瘸行的可能性较大。
基础健康状况: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康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骨折的恢复,进而增加瘸行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活动量等问题,否则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导致瘸行。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是导致瘸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关节面损伤程度、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密切相关。当关节面不平整时,关节软骨长期受到异常应力刺激,会逐渐发生磨损、退变,软骨下骨暴露,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最终导致患者行走时出现瘸行。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骨折累及关节面较广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进而瘸行的概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