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治疗办法有什么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包括休息与制动,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过后热敷,还有超声波治疗;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但儿童需谨慎;康复训练有伸展和力量训练;保守无效可局部封闭治疗;极少数严重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尤其是反复用力伸腕的动作,如打网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应暂时停止。这是因为过度使用受伤部位会加重炎症和损伤,让病情难以恢复。对于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臂力量工作的人群,也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减少对患病部位的刺激。
二、物理治疗
1.冷敷:在急性期(通常是疼痛、肿胀明显的最初几天),可以使用冷敷。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例如,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疼痛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间应适当缩短,且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2.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温度和时间可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比如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
3.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刺激组织修复。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发挥治疗作用,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生操作进行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参数可能会有所调整,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但需注意,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等情况,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
四、康复训练
1.伸展运动:进行简单的伸腕、伸指等伸展运动,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通过缓慢、轻柔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肌腱的柔韧性,防止粘连,促进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强度和幅度应适当调整,比如儿童的运动幅度不宜过大,要在可耐受范围内。
2.力量训练:在疼痛缓解后,可以逐步进行一些轻度的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练习等。但要注意力量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加重。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手臂相关肌肉的力量,提高对患病部位的支持和保护能力。不同年龄的患者力量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老年患者力量训练要更温和。
五、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局部封闭治疗。局部封闭是将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起到抗炎、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局部封闭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等,而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并且要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
六、手术治疗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如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松解紧张的肌腱等组织。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的康复等处理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