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的区别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由细菌感染等引起,有剧烈疼痛等症状;牙周炎是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因牙菌斑等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炎症,由牙菌斑等致牙龈红肿出血等,三者病变部位、病因、症状重点及治疗原则各有不同
一、牙髓炎
1.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
2.病因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深龋时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另外,牙齿受到外伤、温度刺激(过冷、过热)等也可能引发牙髓炎。不同年龄人群因牙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习惯等不同,患牙髓炎的风险有所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患龋率较高,进而增加牙髓炎风险;成年人若有长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牙齿有既往损伤等情况也易患牙髓炎。
3.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为剧烈疼痛,疼痛具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性质较为尖锐,且疼痛不能自行定位,往往可放射至头部等部位,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尤其冷刺激常可引发或加重疼痛。
二、牙周炎
1.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病变主要累及这些支持牙齿的组织。
2.病因
主要病因是牙菌斑,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若不及时控制,炎症会向深部牙周组织蔓延。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和严重程度;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也容易患牙周炎且病情不易控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不如年轻人,且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退化,患牙周炎风险较高;男性相对女性可能由于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更多,患牙周炎的几率也可能相对稍高。
3.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牙龈萎缩、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牙齿脱落,同时可能伴有口臭等症状。
三、牙龈炎
1.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病变主要局限在牙龈部位。
2.病因
主要病因是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口腔卫生不良是主要诱因,任何人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都容易患牙龈炎,儿童由于口腔清洁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若家长未及时帮助其清洁口腔,易患牙龈炎;青少年处于牙齿替换期等特殊阶段,口腔卫生若不注意也易引发牙龈炎;成年人中口腔卫生习惯差者也易患牙龈炎。
3.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质地松软、易出血,一般无牙齿松动等情况,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炎症可消退。
四、三者的区别总结
|区别点|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
|--|--|--|--|
|病变部位|牙髓腔|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牙龈|
|主要病因|细菌感染牙髓(多由深龋等引起)|牙菌斑为主,伴吸烟、糖尿病等因素|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
|症状重点|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不能定位|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早期可有牙龈红肿出血,后期有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牙龈红肿、出血,一般无牙齿松动|
|治疗原则|多需进行牙髓治疗,如根管治疗等|需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包括洗牙、刮治等控制菌斑,必要时手术治疗|通过洗牙等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