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有外观表现、感觉异常、溃疡与感染表现。外观表现包括皮肤色泽改变、干燥脱屑及足部形态改变;感觉异常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异常感觉;溃疡形成于受压部位,感染时溃疡部位有红肿、发热、疼痛加剧、脓性分泌物渗出等迹象,这些表现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神经病变及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相关。
一、外观表现
1.皮肤改变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皮肤可能出现色泽改变,比如皮肤颜色变暗,呈现紫红色或者苍白色等。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影响了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皮肤色泽变化。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
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脱屑,尤其是足部的皮肤。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失去正常的滋润。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皮肤本身的代谢功能也有所下降,再加上糖尿病的影响,皮肤干燥脱屑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2.足部形态改变
可能出现足部畸形,像爪形趾、锤状趾等。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足部肌肉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肌肉力量不平衡,从而引起足部骨骼和关节的畸形改变。患有糖尿病多年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神经病变逐渐加重,更容易出现这种足部形态的变化。
二、感觉异常
1.感觉减退或丧失
患者常出现足部感觉减退,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足部接触的物体温度,当足部接触过热或过冷物体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神经纤维逐渐变性、受损,导致感觉传导功能障碍。在生活方式上,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足部的防护,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部分患者会出现感觉丧失,即足部对任何刺激都没有感觉。这在糖尿病足病情较重的阶段较为常见,由于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神经传导完全受阻。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神经损伤后恢复的可能性降低,感觉丧失的情况可能更易发生且更严重。
2.异常感觉
有些患者会有足部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现。在糖尿病早期,可能就会出现轻微的感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会加重。女性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会使这种异常感觉更早出现或加重。
三、溃疡与感染表现
1.溃疡形成
足部可能出现溃疡,好发部位常见于足趾、足底等受压部位。溃疡的形成与足部血液循环障碍、感觉减退导致反复受伤以及神经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当足部有微小创伤时,由于感觉减退患者不能及时察觉,加上血液循环不佳,伤口难以愈合,逐渐形成溃疡。对于有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受压部位更容易发生溃疡,因为畸形会使局部压力分布不均,增加了局部组织的损伤风险。
2.感染迹象
溃疡部位如果发生感染,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表现。感染还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渗出,有异味。感染的发生是因为溃疡面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在病史方面,有长期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感染的风险更高。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感染后病情可能会更复杂,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对感染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