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最好保守治疗吗
肱骨骨折治疗需综合多因素判断,无明显移位等适宜保守治疗,骨折移位明显等适合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能有骨折延迟愈合等问题,手术治疗愈合时间相对短但有感染风险,要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状况等选合适方案达最佳效果。
一、保守治疗的适用情况及依据
1.骨折类型适宜的情况
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肱骨骨折,如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儿童骨骼的可塑性较强,青枝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如石膏外固定等,骨折端能够较好地愈合。研究表明,儿童青枝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且预后良好,功能恢复接近正常。
一些稳定性骨折,如轻度的螺旋形骨折但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这种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中的外固定等措施,可以维持骨折端的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
2.患者自身状况适合保守治疗
对于老年患者,若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无法耐受手术创伤。保守治疗可以避免手术相关的风险,如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心肺并发症等。例如,一位80岁合并严重冠心病的肱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选择保守治疗中的三角巾悬吊等简单固定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骨折端位置,促进骨折愈合。
二、手术治疗的适用情况及依据
1.骨折移位明显的情况
当肱骨骨折出现明显移位,如粉碎性骨折且移位超过2-3mm时,保守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畸形愈合,影响上肢的功能。例如,粉碎性肱骨骨折,骨折端移位较大,若采用保守治疗,骨折愈合后可能导致上肢短缩、旋转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活动功能,如影响持物、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
涉及关节面的肱骨骨折,若关节面不平整超过2mm。因为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增加,影响关节的功能。如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肩关节面,若不进行手术复位,后期患者可能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特殊人群中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年轻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如年轻的运动员发生肱骨骨折。由于年轻患者对上肢功能要求较高,需要尽快恢复上肢的正常功能以满足运动等需求,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解剖复位骨折端,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例如,一名25岁的篮球运动员发生肱骨骨折,手术治疗可以更精准地复位骨折,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上肢功能,重返赛场。
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预后比较
1.保守治疗的预后情况
保守治疗的患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据统计,部分保守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3个月以上,甚至出现不愈合的情况,发生率约为5%-10%。而且保守治疗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影响上肢的活动范围,一般保守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较正常可能下降10%-20%左右。
2.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
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平均愈合时间在2-3个月左右。而且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据研究,手术治疗的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与正常侧相比差异一般在5%以内。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3%左右,但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无菌操作的规范,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总之,肱骨骨折并不是最好都采用保守治疗,而是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对功能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