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牙龈红肿
牙龈红肿常见于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及全身因素,非药物干预包括正确刷牙(不同人群方法不同,长期吸烟等需注意)、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调整饮食要多吃蔬果、避免刺激。针对病因治疗,局部刺激需洁治术、龈下刮治,全身因素相关的如妊娠期女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相应处理。
一、明确牙龈红肿的常见原因
牙龈红肿通常与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有关,口腔卫生不良者易堆积菌斑形成牙石,长期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红肿;也可能是全身因素引起,如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出现牙龈红肿)、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表现为牙龈红肿。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的菌斑。成人也应掌握巴氏刷牙法,将牙刷刷毛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然后转动牙刷,每次只刷2-3颗牙齿,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全面清洁所有牙齿的各个面。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牙齿表面易附着烟渍,会加重牙龈刺激,应尽量减少吸烟频率,戒烟者可降低牙龈红肿的发生风险。有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引发牙龈炎症,更要注重口腔清洁以控制牙龈红肿。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
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牙齿排列紧密的人群,可使用间隙刷清洁难以用牙刷清洁的邻面区域。这对预防和改善牙龈红肿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存在牙间隙的人群,能有效清除局部刺激物。
(二)调整饮食
1.增加蔬果摄入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龈的抵抗力。对于儿童来说,保证充足的蔬果摄入可促进口腔健康发育;妊娠期女性因特殊生理状态更需摄入足够蔬果来维持牙龈健康,降低牙龈红肿的发生几率。
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牙龈,加重红肿症状。有口腔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过牙龈炎症发作,更应注意饮食清淡,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三、针对病因的治疗
(一)局部刺激因素去除
1.洁治术
由专业牙科医生进行龈上洁治术,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在洁治前需评估凝血功能,确保操作安全;妊娠期女性洁治应选择在妊娠相对稳定的时期进行,以避免过度刺激引发早产等风险。通过洁治术可有效改善牙龈红肿症状,一般洁治后1-2周牙龈红肿会有明显减轻。
2.龈下刮治
若存在龈下牙石等刺激物,需进行龈下刮治,彻底清除位于牙龈沟内或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对于有长期吸烟史且口腔卫生较差的人群,龈下刮治尤为重要,能从根源上解决牙龈红肿的刺激因素。
(二)全身因素相关治疗
1.内分泌紊乱相关
妊娠期女性牙龈红肿一般在分娩后会有所缓解,但在孕期要注重口腔清洁等基础护理。对于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牙龈红肿且伴有其他内分泌异常表现的人群,需积极就医,在妇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内分泌指标的检测与调控,从全身内分泌平衡角度改善牙龈红肿状况。
2.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牙龈红肿,如白血病患者出现牙龈肿胀出血,需与血液科医生协作治疗原发病。在口腔护理方面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牙龈加重出血,同时根据血液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处理,以控制牙龈红肿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