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不是得了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情况包括:症状表现有疼痛(早期多为腹股沟区隐痛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和关节活动受限(早期不明显,随病情发展逐渐减小);体格检查有髋关节压痛(腹股沟中点下方有明显压痛)和髋关节活动度检查(活动范围较正常减小提示病变);影像学检查有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有相应改变)、MRI(早期诊断最敏感准确,可发现早期病变)、CT(对骨质破坏等有价值);病史采集需询问外伤史、用药史(长期用激素)、饮酒史(长期大量饮酒)。
一、症状表现
1.疼痛:早期多为腹股沟区隐痛、钝痛,可放射至臀部或膝关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休息时也可出现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股骨头坏死疼痛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膝关节牵涉痛,易被误诊。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使用激素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出现髋关节周围疼痛时需警惕股骨头坏死。有髋部外伤史的人群,若出现髋部疼痛,也应考虑股骨头坏死可能。
2.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外展内收受限等。早期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影响日常行走、下蹲等动作。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疼痛导致活动减少,家长需留意孩子髋关节活动情况。
二、体格检查
1.髋关节压痛:在腹股沟中点下方可有明显压痛,是股骨头坏死较特异的体征之一。不同性别患者体格检查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需注意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髋关节压痛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2.髋关节活动度检查:测量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范围,若活动范围较正常减小,提示髋关节可能存在病变。例如,正常髋关节屈曲可达130°-140°,外展可达45°-60°,内旋可达40°-50°,外旋可达30°-40°,若低于此范围则需进一步排查。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股骨头密度改变、骨质硬化、囊性变、股骨头塌陷等表现。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方法,但对于早期病变可能不够敏感。不同年龄人群X线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股骨头坏死在X线表现上有其独特的分期特点。
2.磁共振成像(MRI):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最敏感、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可在股骨头坏死出现形态改变之前发现骨髓水肿、骨质破坏等早期病变。对于有高危因素(如长期使用激素、大量饮酒等)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3.CT检查:对于判断股骨头坏死的骨质破坏情况、塌陷程度等有一定价值,可清晰显示股骨头的细微结构改变。在X线或MRI发现异常时,可进一步行CT检查明确病变细节。
四、病史采集
1.外伤史:询问患者是否有髋部骨折、脱位等外伤史,外伤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人群外伤原因不同,儿童多因跌倒等外伤,成年人可能因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
2.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详细询问用药的种类、剂量、疗程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使用激素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用药者)是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
3.饮酒史:询问患者饮酒的量和持续时间,长期大量饮酒也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病因之一。一般来说,每日饮酒量超过400ml(相当于白酒50度约8两),持续5年以上者,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