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会有什么后遗症
髌骨骨折常见后遗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膝关节不稳定和膝关节慢性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不平整致长期磨损引发,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膝关节僵硬是因固定致组织粘连、滑膜炎症,与年龄、康复锻炼、病史有关;肌肉萎缩是患肢废用致股四头肌等萎缩,受年龄、营养、病史影响;膝关节不稳定由骨折或软组织损伤修复不良引起,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相关;膝关节慢性疼痛由多种因素导致,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骨折端移位使得膝关节在活动时,髌股关节和膝关节其他结构之间的力学关系发生改变,长期磨损会引起关节软骨损伤、退变。例如,有研究表明,髌骨骨折后关节面移位超过2mm的患者,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本身退变,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更高;生活方式上,受伤后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过度负重的患者更易出现;病史方面,骨折严重程度、复位情况等都与之相关,骨折粉碎严重、复位不良的患者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几率更大。
二、膝关节僵硬
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同时关节内滑膜炎症反应导致渗出、粘连,从而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僵硬。一般骨折后2-3周开始制动,若制动时间过长,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影响因素:年龄上,青少年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发生膝关节僵硬的几率可能低于老年人,但如果康复锻炼不及时也会出现;生活方式中,受伤后缺乏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导致膝关节僵硬的重要因素;病史方面,骨折固定不牢固,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过早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会加重膝关节僵硬的程度。
三、肌肉萎缩
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患肢长时间不能正常活动,肌肉缺乏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周围重要的肌肉,髌骨骨折后股四头肌萎缩较为常见,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肌肉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制动时间长也会出现萎缩;老年人肌肉本身质量和功能逐渐下降,发生肌肉萎缩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生活方式中,受伤后营养状况不佳也会影响肌肉的恢复,导致肌肉萎缩加重;病史方面,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几率和程度可能更严重。
四、膝关节不稳定
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无论是骨折本身的因素还是周围软组织损伤修复不良,都可能导致膝关节不稳定。例如,髌骨骨折后伸膝装置损伤,会影响膝关节的伸膝功能,导致膝关节在活动时出现不稳定,表现为打软腿等症状。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中青年患者由于活动量较大,膝关节不稳定对其生活影响更明显;生活方式上,受伤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患者,膝关节不稳定的风险增加;病史方面,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失败等情况都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的发生。
五、膝关节慢性疼痛
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关节内的炎症反应、软组织粘连、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膝关节慢性疼痛。骨折部位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组织刺激周围神经,也会引起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上,疼痛耐受性不同,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疼痛本身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或过度使用膝关节的患者,慢性疼痛可能加重;病史方面,骨折愈合不良、存在感染等情况都会使膝关节慢性疼痛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