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吃啥药
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包括骨代谢调节的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形成的骨肽制剂;缓解疼痛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预防并发症的药物有抗凝的低分子肝素、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等,分别在对应方面发挥作用并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
1.骨代谢调节药物:
钙剂: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的重建等有重要作用。正常饮食中可能摄入钙不足,对于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适当补充钙剂有助于维持骨骼的钙含量,从而为骨折愈合提供物质基础。例如,日常饮食中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ml牛奶约含104mg钙,但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如碳酸钙等。
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进而影响骨折愈合。它能参与骨的代谢过程,对于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保证钙的有效吸收,维持正常的骨代谢。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但对于一些日照不足或吸收不良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2.促进骨形成药物:
骨肽制剂:骨肽中含有多种促进骨形成的成分,能够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新骨形成,有利于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它可以通过改善骨折部位的骨代谢环境,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二、缓解疼痛类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疼痛,布洛芬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增加胃肠道不适的风险,如胃痛、恶心等,应谨慎使用;对于老年人,要密切关注其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可能下降。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较弱。对于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引起的疼痛,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可选的镇痛药物,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如患有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使用时需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
三、预防并发症类药物
1.抗凝药物:股骨颈骨折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可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和Ⅱa等发挥抗凝作用,其抗凝效果较为确切,且出血风险相对低分子肝素钠等传统抗凝药物有所降低。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对于老年人,由于其凝血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使用抗凝药物时更要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果患者因疼痛等原因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等胃肠道并发症,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像奥美拉唑等。奥美拉唑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环节——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但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如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风险等,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