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损伤症状
髌骨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及弹响或卡顿等症状。疼痛多在膝关节前方,急性剧烈、慢性隐痛且活动时加重;肿胀分急慢性,影响关节活动;活动受限表现为屈伸范围减小,由组织粘连等致;部分患者有弹响或卡顿,与结构异常等有关,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受影响各异。
一、疼痛
1.位置与特点:髌骨损伤时疼痛是常见症状,多位于膝关节前方。急性损伤时疼痛较为剧烈,可能在受伤瞬间就出现明显疼痛;慢性损伤则表现为隐痛、酸痛,活动后尤其是上下楼梯、蹲起等膝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会加重。不同年龄人群感受疼痛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可能对疼痛的敏感度略有不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由于膝关节负荷较大,髌骨损伤后疼痛可能更易被察觉且恢复相对较慢。
2.与活动的关系:疼痛程度与活动量密切相关,休息时疼痛可能减轻,但如果损伤未得到有效处理,即使休息时也可能存在隐隐作痛的情况。例如,运动员髌骨损伤后,在训练或比赛时疼痛会显著影响其运动表现,而日常轻微活动时也能感觉到膝关节前方的不适。
二、肿胀
1.表现形式:髌骨损伤后膝关节周围可出现肿胀。急性损伤时,由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损伤导致炎性渗出,肿胀往往在受伤后较短时间内迅速出现,皮肤可能伴有淤青;慢性损伤引起的肿胀相对较缓慢,肿胀程度一般相对较轻,但也会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度。年龄较小的儿童髌骨损伤后,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肿胀的观察可能需要更细致,因为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肿胀的感觉;老年人群髌骨损伤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可能较慢,且需要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肿胀的恢复。
2.肿胀对关节的影响:肿胀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使患者屈伸膝关节时感到困难,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比如,肿胀明显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下蹲、起立,这会严重干扰其行走、上下楼梯等基本活动。
三、膝关节活动受限
1.活动范围改变:髌骨损伤会使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可能发现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弯曲到正常角度,急性损伤时由于疼痛和肿胀,活动受限更为明显;慢性损伤时,活动受限可能呈渐进性加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长期久坐的人群膝关节活动度本身相对较小,髌骨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影响更大,而经常运动的人群平时膝关节活动度较好,髌骨损伤后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能力。
2.活动受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髌骨损伤导致周围组织粘连、肌肉痉挛以及关节内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例如,损伤后的炎性渗出和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会限制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肌肉为了保护受伤的髌骨也会出现反射性痉挛,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
四、弹响或卡顿
1.弹响与卡顿表现:部分髌骨损伤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弹响或卡顿现象。在屈伸膝关节时,可感觉到膝关节内有异常的响声,有时还会出现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正常屈伸的情况。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关节退变等基础因素,髌骨损伤后更容易出现弹响或卡顿;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髌骨损伤后发生弹响或卡顿的风险可能增加;有长期膝关节劳损病史的人群,髌骨损伤后弹响或卡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弹响与卡顿的机制:弹响可能是由于髌骨与周围结构摩擦、髌骨位置异常导致关节内结构异常运动引起;卡顿则可能是因为损伤的髌骨或周围组织卡压在关节间隙内,影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例如,髌骨骨折后,骨折碎片可能会导致关节内结构异常,从而引发弹响或卡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