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遗症严重吗
髌骨骨折后遗症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骨折类型、治疗方式及康复情况等不同,常见后遗症有膝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膝关节不稳定等,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通过积极康复锻炼可基本恢复,中度影响部分日常生活,重度严重影响行走等,及时规范治疗及康复锻炼对减少后遗症及减轻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一、常见后遗症及表现
1.膝关节僵硬
发生情况:较为常见,多因骨折后长时间固定,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粘连,关节活动受限。例如,骨折后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无法正常完成下蹲、上下楼梯等动作。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膝关节僵硬的风险可能更高;骨折严重程度较重、固定时间过长等也会增加膝关节僵硬的发生几率。
2.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情况:如果骨折复位不佳,关节面不平整,后期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尤其在负重行走、长时间活动后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导致膝关节肿胀、畸形,影响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骨折时关节面损伤程度是关键因素,损伤越严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年龄较小的患者骨骼仍在发育,创伤性关节炎对其生长发育及关节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3.肌肉萎缩
发生情况:骨折后由于患肢活动减少,膝关节周围的股四头肌等肌肉容易发生萎缩。肌肉萎缩会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如行走无力等。
影响因素:受伤后康复锻炼开始的时间及锻炼是否规范有效对肌肉萎缩的程度有重要影响,年龄较小的患者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较困难,但如果康复锻炼及时且方法正确,可一定程度减轻肌肉萎缩程度。
4.膝关节不稳定
发生情况:髌骨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骨折后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行走时膝关节有打软腿的感觉,甚至容易再次扭伤等。
影响因素:骨折的类型,如粉碎性骨折等相对更易导致膝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中髌骨固定的牢固程度等也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运动员等对膝关节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人群,膝关节不稳定的后遗症会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
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1.轻度后遗症
表现:如轻度的膝关节僵硬,通过积极康复锻炼可基本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的80%以上;轻度的肌肉萎缩,经过规范康复锻炼后肌肉力量恢复较好,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行走等活动。
相关因素:年轻、骨折损伤程度较轻、治疗及时且康复锻炼依从性好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轻度后遗症。
2.中度后遗症
表现:膝关节僵硬导致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如屈伸活动范围较正常减少1/3-1/2,影响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如上下楼梯需要辅助;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间断性疼痛,影响行走距离,一般行走1-2公里后就会出现明显疼痛;肌肉萎缩导致膝关节稳定性有一定下降,但还能基本完成日常行走等活动。
相关因素:年龄适中、骨折损伤程度中等、治疗及康复锻炼一般的患者可能出现中度后遗症。
3.重度后遗症
表现:膝关节僵硬严重,屈伸活动范围不足正常的1/3,几乎无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下蹲、上下楼梯等动作;创伤性关节炎非常严重,膝关节持续疼痛、肿胀,严重影响行走,甚至需要借助轮椅活动;肌肉萎缩严重,膝关节几乎失去稳定性,行走困难且容易摔倒。
相关因素:年龄较大、骨折损伤程度重、治疗不及时或康复锻炼不规范的患者更易出现重度后遗症。
总体而言,髌骨骨折后及时、规范的治疗及康复锻炼对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减轻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不同个体的髌骨骨折后遗症严重程度差异较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