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做手术吗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一定必须做手术,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不相符、全身情况不适合手术、病程较长但症状反复较轻的患者;手术治疗指征为神经压迫症状严重且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6-8周无效、反复发作的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特殊人群有个体化考量。
一、非手术治疗适用情况
1.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初次发作、病程较短(一般在6-8周内)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如仅有轻度腰痛或下肢放射痛,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非手术治疗往往是首选。例如,通过卧床休息(一般建议硬板床休息3-4周),可减轻椎间盘所受压力,缓解疼痛症状。研究表明,约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痊愈。
2.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不相符的患者:有些患者虽然影像学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但临床症状并不严重。比如,患者仅有轻微的影像学改变,但没有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这时候可以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牵引治疗。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一般来说,持续牵引2周左右,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3.全身情况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对于一些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不适合接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例如,一位患有严重冠心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反应,此时可通过药物(仅需说明药物名称,如非甾体抗炎药等)辅助下的康复理疗等非手术方式来缓解症状。
4.病程较长但症状反复较轻的患者:部分病程较长,但症状反复出现且程度较轻的患者,也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通过康复锻炼,如进行腰背肌锻炼(常见的有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增强腰背肌力量,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减少症状发作频率。一般建议患者每天进行3-4次腰背肌锻炼,每次10-15分钟,长期坚持可取得较好效果。
二、手术治疗的指征
1.神经压迫症状严重且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如果患者出现下肢肌力明显下降、足下垂、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效,进行性加重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原本仅有下肢麻木,逐渐发展为下肢肌肉无力,行走困难,此时手术解除神经压迫是挽救神经功能的关键。研究显示,对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若延误手术时机,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2.保守治疗6-8周无效的患者: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6-8周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的患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这是因为长期的保守治疗无效,说明椎间盘突出对神经的压迫持续存在,继续保守治疗可能无法缓解病情,而手术可以直接解除压迫,改善预后。
3.反复发作的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如患者一年发作多次,每次发作症状都较严重,经过保守治疗缓解后又很快复发,此时手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椎间盘突出问题,减少复发几率。例如,一位年轻患者频繁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经过多次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总之,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一定必须做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以及全身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更需谨慎权衡保守与手术的利弊)、孕妇(手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多倾向于保守治疗为主)等,会有更个体化的考量,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