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患者存在多方面的特征及相关注意事项,特征包括社交障碍(目光回避、缺乏社交回应、难以建立情感连接)、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语言发育延迟、表达异常、语调语速异常)、重复刻板行为(动作刻板、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性)、对环境敏感(感官异常、对环境变化不适);温馨提示则指出家长要关注孩子早期情况,及时就医,给予耐心关爱,社会要包容支持大龄患者,治疗干预需遵循专业医生建议。
一、社交障碍
1.目光回避: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互动中常常避免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比如在与他人交流时,他们可能会看向别处,很少正视对方的眼睛,这在不同年龄段都较为常见。幼儿时期可能在父母呼唤时不与父母对视;青少年和成年人在社交场合中,也难以与交谈对象保持正常的目光交流。
2.缺乏社交回应:对他人的呼唤、问候等社交信号反应不积极或无反应。年幼的自闭症儿童可能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在幼儿园中也不理会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年龄稍大后,在集体活动中,面对他人的交流尝试,他们可能没有言语或肢体上的回应。
3.难以建立情感连接: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也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当家人伤心哭泣时,他们可能没有安慰的举动或情感上的共鸣;自己开心或难过时,也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拥抱、分享等方式来表达。
二、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
1.语言发育延迟: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一般儿童在1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到23岁仍不会说话。有些儿童即使开始说话,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也很慢,词汇量增长迟缓。
2.语言表达异常: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现象,如反复说同样的句子、词语,或者模仿他人的语言(模仿言语)。他们可能会不断重复电视里听到的广告词、动画片中的台词等。此外,在语言运用上也存在问题,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3.语调、语速异常:说话时语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语速可能过快或过慢。有些自闭症患者说话就像机器人一样,没有情感色彩,语调没有起伏变化。
三、重复刻板行为
1.动作刻板:常见的有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用脚尖走路等。这些动作通常是反复进行且具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儿童可能会不停地拍手,频率和幅度都较为固定,很难被外界因素打断。
2.兴趣狭窄: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兴趣,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关注某个特定的物品(如风扇、车轮等),对其他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却缺乏兴趣。他们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观察风扇的转动,而对周围其他的游戏活动不关注。
3.坚持同一性:对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的变化非常敏感,要求保持固定不变。如果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环节发生改变,如家具的摆放位置、上学的路线等,他们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反应。
四、对环境敏感
1.感官异常:对某些声音、光线、触觉、味觉或嗅觉过度敏感或迟钝。比如,有些自闭症患者可能对噪音非常敏感,听到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就会捂住耳朵、尖叫;而对疼痛的感觉可能比较迟钝,受伤时可能没有明显的痛苦表现。
2.对环境变化的不适:进入新的环境时,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和焦虑。例如,到一个陌生的房间,他们可能会哭闹、拒绝进入,或者在房间里表现得非常紧张,四处张望、不知所措。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早期发展情况,一旦发现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年龄较大的自闭症患者,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供适合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机会。同时,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在治疗和干预过程中,都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