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龈炎怎么办
牙龈炎需从日常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及时就医检查与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防治。日常要正确刷牙(选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儿童需辅助)、使用牙线;饮食要多吃蔬果、减少甜食粘性食物;定期口腔检查,确诊后可洗牙等治疗;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需注意的口腔健康相关事项。
一、牙龈炎的日常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龈边缘和牙齿邻面的菌斑,研究表明,规范的巴氏刷牙法可使牙龈炎症改善约30%-50%。对于儿童,家长应辅助刷牙,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考虑到儿童可能难以长时间配合,可选择儿童专用的卡通牙刷增加趣味性。
2.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牙线能深入牙齿间隙,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部位。对于成年人,若存在牙齿间隙较宽等情况,牙线的使用尤为重要,一般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对于青少年,应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牙线的使用方法。
二、饮食调整
1.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苹果等,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足够维生素C的人群牙龈炎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例如,每天摄入200mg左右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牙龈炎患者,需注意蔬果的糖分含量,选择低糖的蔬果种类。
2.减少甜食和粘性食物:减少糖果、蛋糕等甜食以及口香糖等粘性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粘附在牙齿表面,为细菌滋生提供底物,从而加重牙龈炎。对于儿童,家长应控制其甜食摄入量,避免夜间频繁进食甜食,因为夜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易繁殖。
三、及时就医检查与治疗
1.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牙龈炎的迹象,如牙龈红肿、出血等。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由于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更应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吸烟人群牙龈炎的患病率比非吸烟人群高约2-3倍。
2.专业治疗:若确诊牙龈炎,医生可能会进行洁治术,即洗牙,通过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洗牙是治疗牙龈炎的基础方法,多数患者经过洗牙后牙龈炎症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一些炎症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使用局部药物,如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洗牙需谨慎,要充分评估孕期情况,一般在孕中期相对安全时可进行洗牙,但要注意操作轻柔。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发生牙龈炎。孕妇应更加注意口腔清洁,除了常规的刷牙、使用牙线外,还应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因为孕期反应而忽视口腔健康。如果孕期出现牙龈明显红肿、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严重的牙龈炎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早产的风险等。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牙齿缺失、口腔卫生维护能力下降等情况,更容易发生牙龈炎。老年人应选择适合自己口腔状况的口腔清洁工具,如软毛牙刷、合适的牙线等。同时,家人应给予关心,帮助老年人做好口腔清洁。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老年人,控制基础疾病对于牙龈炎的防治也非常重要,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抵抗力,导致牙龈炎不易治愈。
3.儿童:儿童牙龈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乳牙萌出等因素有关。家长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儿童换牙期要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内长时间残留。如果儿童出现牙龈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带其到口腔科就诊,因为儿童牙龈炎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