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分辨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有核心症状、伴随症状、诊断标准及不同人群特殊考虑。核心症状为情绪持续低落(至少2周以上且难随环境好转)、兴趣与愉快感缺失;伴随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运动性改变、躯体症状(如睡眠、食欲、体重及多种不适且排除器质性病变)、自杀观念与行为;诊断依据DSM-5需连续2周至少5个核心症状致社会功能受损且排除其他疾病;青少年、女性、有既往病史者有不同特殊情况需关注。
一、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1.情绪持续低落:患者会长期处于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这种低落情绪并非短期的心情不佳,而是持续至少2周以上。例如,患者会整天闷闷不乐,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且这种情绪不会随外界环境改变而轻易好转。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在学校里情绪低沉、不愿参与课堂活动等;女性可能在生活中持续处于消极情绪中;有既往抑郁症病史的人群会在原有基础上情绪进一步低落加重。
2.兴趣与愉快感缺失:对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失去兴趣,体验不到愉快感。比如原本喜欢读书、运动的人,现在对这些都毫无兴致,感受不到其中的快乐。青少年可能原本热爱的足球、绘画等都不再能让其产生愉快感;女性可能对原本热衷的逛街、社交等活动丧失兴趣;有病史者对之前能带来快乐的事物也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
二、伴随症状
1.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像青少年可能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记东西,女性可能在工作中记忆相关事务变困难,有病史者在回忆以往熟悉的内容变得吃力。
2.精神运动性改变:分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行动缓慢、思维迟缓,比如说话语速慢、动作迟缓;激越则是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等。青少年可能在学校里行动迟缓影响学习状态,女性可能在生活中因精神运动激越影响日常节奏,有病史者可能因精神运动改变加重症状。
3.躯体症状:常见睡眠障碍,如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食欲减退或增加;体重明显变化,体重减轻或增加;还有疲劳、头痛、背痛等各种躯体不适,且这些躯体症状经多项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青少年可能因抑郁症出现睡眠紊乱影响生长发育,女性可能因躯体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有病史者躯体症状可能因病情反复而更复杂。
4.自杀观念与行为:有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严重时会有自杀计划甚至实施自杀行为。这对各年龄段都有影响,青少年可能因学习压力等诱因产生极端想法,女性可能因情感等因素出现,有病史者自杀风险相对更高,需特别关注。
三、诊断标准
1.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需要在连续2周内满足至少5个核心症状,且这些症状导致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核心症状包括情绪持续低落、兴趣缺失等至少5个,如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不足、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思维迟缓或激越、反复自杀观念等。
2.排除其他疾病:要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类似症状。比如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排除脑部病变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通过精神检查排除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情绪等方面的表现。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青少年: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若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对学业等兴趣丧失、出现认知和精神运动改变以及可能的自杀观念等情况,学校和家长需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引导就医评估。
2.女性:女性因生理周期、情感生活等因素影响,抑郁症表现可能在情绪低落方面更易受生活事件影响,躯体症状可能更明显,需关注女性在家庭、职场等方面的情绪和躯体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心理和医学评估。
3.有既往病史者:有抑郁症病史人群再次出现症状时,要考虑病情复发的复杂性,可能在核心症状加重,需更全面评估病情,参考更多医学检查排除其他因素,给予更关注病史人群的特殊应对。



